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不要觊觎一朵菟丝花 > 第18章 十八朵菟丝花

第18章 十八朵菟丝花

“不过话说回来,是谁打的你?”

薛鸣玉戳了一下他脸上的肿块,“他可真坏。”

原先李悬镜也这样想的,但此时此刻他竟然对山楹生出几分感激。他坐在山崖边,被寒风吹得一哆嗦,再抬头看时,淡黄色的月亮已渐渐隐于丛丛灰云雾霭之中。

他正要低头问薛鸣玉会不会冷,却见她举着面具扣在脸上,然后凑到他眼前,仰起脸对他张望着。李悬镜看着唯一露出的那双眼睛,鬼使神差地垂首隔着面具亲了她的额头。

亲完了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惊得一下子弹出去很远。

李悬镜捂着脸,声音磕磕巴巴的:“我……我不是故意的。”听着闷闷的。好像他才是那个毫无预兆被亲了一下的人。

然而,旁边很久没有动静。

他茫然地慢慢放下手,朝薛鸣玉望去。

她竟一直无声无息地注视着他,眼睛一眨不眨,似乎在观察他的神情。见他终于肯看向自己,薛鸣玉揭下面具而后追着他的方向挪过去。

她紧紧挨着他坐,又偏头凑近他脸庞。

李悬镜眼睁睁看着她一点点靠过来,心跳和呼吸不知哪个先停了下来,几乎失去了反应。他只能僵硬着坐在原地不动,视线不自觉颤抖,然后等她——

“我原谅你了。”

她轻声说。

面具被她举在手上挡在两人面前,薄薄的一片,却挤下了两个人。他和她近得他低头可以吻到她的脸,她稍稍偏过一角便能蹭到他的耳垂。

他以为她是要亲他。

但她没有。

他没有如愿,可他的心却随着她的话涨起了潮水,汹涌而激荡。李悬镜和她藏在面具之后,如此狭隘拥挤,但又如此亲密无间。

这样的满足而快乐的情绪一直持续到下山的时候,他看着薛鸣玉独自走在前面,一脚踩着一块石阶,似乎自得其乐,唯独那只手空荡荡的。

他望着她的手,想问她为什么不牵他了,却又问不出口。于是加快步伐与她并排走着,然后慢慢摆动着手臂,若不经意地蹭过她的手背。

直到某个瞬间,他深深低下头,咬着唇却将小拇指试探性地勾了上去。

刹那间,她突然停下脚步。

李悬镜心一紧,局促不安地抬眼偷偷瞧她。

薛鸣玉忽然抬起手臂,把两人缠在一起的尾指明晃晃地搁在他面前。他顿时涨红了脸,并为着自己那点小心思被直白地暴露出来而感到丢人。

但她却只是对他笑了一下,又把胳膊放下去。

他正松了一口气,但下一瞬心跳便猝然加快,鼓点似的,一下重过一下,敲得他头晕目眩。

薛鸣玉再次握住了他的手。

与上次只是虚虚牵住他的指尖不同,这回他的手心贴着她的手心。

她严丝合缝地紧紧握住了他。

……

李悬镜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下山的了。

待她们走到家门口时,大门外的石阶上竟已坐着一个人。宽袍大袖被夜风吹得如裙裾般翩飞,他那张秀美如玉的脸孔在黯淡的月色下莫名渗出一股肃杀的冷意。

一只灯笼在他脚边滚落,灯却熄了。

大概是里头的蜡烛烧了许久,终于燃尽。

他听到脚步声都不曾抬头,直到他偏过脸望见了她们相握的手。他的目光忽然凝住了。

“回来了。”

他轻声说。

薛鸣玉没回答他,反倒对李悬镜介绍:“这是我兄长,那天回来时你见过的。”

李悬镜顿时紧张起来,竟又脑筋一轴跟着叫道:“兄长,我——”

“以后这么晚就不要上山了。”卫莲舟蓦地打断他,起身自顾自走到薛鸣玉跟前,慢慢替她拈起夹在鬓发间的树叶。

他瞧了一眼叶子,指尖微微一松,叶子便飘飘摇摇被风吹着走了。他又去看薛鸣玉。

李悬镜主动开口解释:“这不怪她,是我——”

“我不是责怪你,”卫莲舟再度截了他的话,却仍旧只是望着薛鸣玉,“我只是担心你。”他轻声道:“你从前不会这样的。”

李悬镜沉默了一刹,疑心他在含沙射影,怨自己把她带歪了。

于是他再次试图道歉,在她兄长面前挽回一点好印象,“是我不好,我——”

“走了一晚,脚也该酸了。早些回去歇着罢。”卫莲舟说着转过身去。他不再看任何人,只是将将要入里之时似乎不经意地将余光偏过几寸。

模模糊糊地,他仿佛仍看见她牵了那个人的手。

卫莲舟慢慢垂下眼睑,一步一步地踏进宅子里。心里平静得死了一般。

……

李悬镜隐约感觉他的手背仿佛被针刺了一下,有刹那的惊痛。于是下意识越发抓紧她。他后知后觉地注意到方才那人居然生得十分俊秀,不知为何莫名心慌起来。

“他真是你兄长吗?”

薛鸣玉:“有好几年我都是和他相依为命,不是亲兄妹,胜似亲兄妹。”她神色如常,似乎对刚才汹涌的暗流一无所知。

“这样啊。”

李悬镜看着那人的背影,喃喃道。

薛鸣玉三言两语把人打发走了。

一回去,她就看见卫莲舟正独自坐在小院里。他旁边搁着一只酒坛子,却是空的。而不远处已经凋谢了的桂花树下竟不知何时被刨了一个坑。

“我本想着今日花灯节把去年埋的酒挖出来。”他低着头忽然说道,又似乎是自言自语。

薛鸣玉:“我那日已经同李悬镜分喝了,就是你方才见到的那个。”

提起那个人,卫莲舟眼前似乎又浮出他的模样,只是不是他的人,而是手,那一对交叉相握的手,绕颈鸳鸯似的。

明晃晃的刺目极了,看得他心口仿佛被扎了一下。

“是吗?”他虚弱疲倦地笑了一下,“喝了也好,我还担心你忘了呢。”

说了几句两人终究还是避不开提及桐州。

“桐州那边,你昏过去不多时柳大人便带着人回瀛州去了。”薛鸣玉告诉他。

卫莲舟默然一瞬,“那就好。”

薛鸣玉:“你还要寻死吗?”

“我……”他艰难地僵住了,一时给不出明确的答复。

人总是这样,寻死的念头一阵一阵的,时常过了那个劲就不想了,又舍不得死,又疑心活着或许总会好起来。

薛鸣玉看透了他。

她走过去蹲在他面前,握住他放在膝盖的手,似乎想说什么。卫莲舟似乎被烫了一下,慌乱不已地把手缩了回去。薛鸣玉没阻拦。

他蜷缩着指尖,又有点后悔。

薛鸣玉到屋里捧来一只花瓶。花瓶里稀疏地斜斜插着些光秃秃的杆子——这还是他当初赠给她的花枝,只是早已凋谢了。

“我那时说要留着它们好数一数,看攒到多少枝你才肯告诉我你那些事。”她用剪子一枝一枝地剪成两截,然后一齐拾缀了填进香袋里扎好。

薛鸣玉把这精细的香袋丢进原先埋酒的坑里,并把土重又填好。

“如今我都埋了,”她低声道,“我不逼你了,也不要你的坦白。”

“我只要你好好活着。”

她抬眼望着他,声音格外轻:“只盼你日后倘若再要以身犯险,千万想一想我罢。”风撩起了她额前的碎发,时不时遮住她的眼睛,以及她专注望向他的视线。

以至于卫莲舟几乎想要让这风停下。

他听见自己说:“好。”轻得弱不可闻,似乎他的精神气连同那些花枝一同被掩埋在了树下。

薛鸣玉这话似乎有了些用。

至少卫莲舟渐渐地又有了几分活人气。他偶尔瞧见书生还能同他打趣,问他如今桂花花期已过,为何不见他之前答应好的甜糕。

书生含糊地应了:“前些日子倒是做了,只是……只是做得不好。”他的目光穿过卫莲舟朦朦胧胧落在了他身后的薛鸣玉脸庞。

他只看了一眼便失落地低下头。

前些日子花灯节他看见了她。她的那位同伴可怜极了,被一群人堵在中间奚落。他本想过去替二人解围,却见她从容地捡起面具,而后牵着那人神色自若地离去。

于是那一刻,他又不再可怜那个人。

他羡慕他。

他拉住了齐铮雀跃着要拽他上前的手,低声劝她:“咱们别去打扰老师,这不好。”

那位摊主急忙追上去问:“这花灯……”

薛鸣玉头也不回,随意挥了挥手,“不要了。”

她不要,其余人虽觉得好看,但又碍于刚才那桩闹剧总是坏了兴致,也不大想要。最后还是书生捡了来。他找摊主借了笔,一笔一画在花灯上仔仔细细写了薛鸣玉的名字。

只写了她的名字。

然后领着齐铮去河边放。

河水卷着花灯朝漩涡里漂去。他望着那花灯渐行渐远,只愿她如那花灯一般,随着湍急的流水从此向大江大河游去。

……

书生轻轻叹息一声,见薛鸣玉走远了,几乎看不见了,他的视线才慢慢收回。他对着卫莲舟道:“薛兄,恭喜你了。”

卫莲舟没反应过来,“什么?”

他温和地微笑起来,“薛姑娘瞧着似乎很喜欢那人,你们家怕是好事将近了吧。”他的笑不自觉泛起苦意。

卫莲舟霎时一顿,静默了良久。

“鸣玉不会的。”

他突然低声说。

也不知是和书生说,还是同自己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