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清穿之康熙后宫升职记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翌日。

康熙批阅奏折时,没有看见温吟婉,知道她回了御膳房,倒真有想抬举抬举她。

那些杂七杂八的心思收了后,他不禁想,被皇后和贵妃抢着要的庖人,应该有真本事吧?

他问旁边的梁九功。

“乌雅氏擅长何种菜系?”

他只知道温吟婉大致情况,对一些细节方面的经历却是不清楚的。

梁九功忙解释道:“吟婉姑娘是从总膳房点心局调过来的,当初能吸引皇后和贵妃注意力,是因为她做的一道点心—玉米葡萄。”

玉米葡萄?

康熙眼神古怪,玉米是粮食,葡萄是水果,二者能放在一起吃吗?还点心?别是黑暗料理吧?

某种意义上,康熙真相了。

梁九功不好多说,陪笑道:“听说玉米葡萄是点心局第十铺位新研制的点心。”

提到这个,康熙想起了什么,顿时,一脸便秘之色。

他上次在贵妃处尝的红烧草莓,好像就出自第十铺位。

点心局第十铺位,也就是最后一个铺位,是他额娘要求创办的,因他吃腻了宫里东西,所以太后召集了一批大厨,专门让他们研制新式点心。

至少每月都得研制一道。

但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朝代传承下来,到大清朝,该开发的好吃的,早就开发完了。

哪儿还有新式点心可以研制?

只是太后有命,底下人也没办法,所以第十铺位的厨子开始胡搞瞎搞,把一些驴唇不对马嘴的食材放在一起,制造出来一系列黑暗料理。

宫中妃嫔不得不给太后面子,所以第十铺位的黑暗料理,每月依旧有人尝试,皇后和贵妃身为宫中表率,自然不会落下。

康熙一个皇帝,没人能强迫他,第十铺位的点心他是一次都没尝试过,上回在长春宫还是第一次。

在他心里,那也是最后一次。

听到梁九功说,乌雅·吟婉是从点心局第十铺位过来的,康熙瞬间没了兴趣。

本来想着,乌雅·吟婉的厨艺若不错,他是可以抬举一下的,现在还是算了。

他不可能为了别人委屈自己。

…………

因乾清宫这出,温吟婉重新回到御膳房后,每日依旧很清闲。

自她两次被提拔,一次到御膳房,一次到乾清宫,离皇上越来越近,宫里暗中早有人盯上了她。

但这一次回来,那些原本盯着她的视线也散了。

温吟婉发展了一个好感值四十六的小太监做眼线,很快联系上了吴刚。

上一回,因温吟婉将康熙错认成了吴刚,真正的吴刚来到约定地点时,温吟婉已经走了。

他以为人家姑娘对他没兴趣,所以才没有赴约,便把这事放下了。

这次温吟婉主动联系他,他倒有些惊讶。

等收到消息,发现是找他合伙做生意。

吴刚:“……”

他其实对做生意没有兴趣。

吴刚这条线断了,剩下一个伊穆图·德,一个李有为。

温吟婉又找了伊穆图·德,他表示给温吟婉帮别的忙行,唯独做生意不行。

他之前做生意亏过钱,连几年的老本都赔进去了,所以再不打算试水。

而且,他也不觉得,温吟婉一个宫女,做生意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好吧,伊穆图·德这条线也断了。

只剩下李有为。

幸好,李有为这边传来好消息。

他想着,温吟婉是从总膳房调到御膳房的,祖父又做过膳房总管,保不齐手上有什么秘制配方。

他当禁军侍卫已有三年,眼看升不上去,所以平日总在琢磨其他的出路。

如今正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

他很直白的告诉温吟婉,李家在京都有一家铺子,做的是倒买倒卖的生意,这几年生意清淡了,正准备关门大吉,如果能行,就收拾一下,转开酒楼。

也不用另外赁铺子。

他有心思,温吟婉也不藏着掖着,她能投入的本金是一百两,如果省了租铺子的钱,那这笔银子省着点用,能支撑饭店两三个月了。

但还有一个问题。

她敢跟人合伙开酒楼,靠的是她身上的厨神光环,可她的光环,只有她触碰到食材才有效。

她有不能出宫去做菜。

若没有厨神光环,京都大大小小的酒楼饭店,她和李有为开的一家新酒楼根本没有竞争力。

温吟婉琢磨了几天,总算想出了办法。

她准备调制一份秘制酱料。

酱料是她亲手调制的,所以沾着厨神光环,只要用酱料去炒菜,虽然厨神光环会削减许多,但还是会起到一些作用。

这样也挺好的,毕竟开饭店的事不能只靠她的金手指,还得靠真正有手艺的厨子。

温吟婉想到了就立即去做。

她斟酌了一番,决定做牛肉豆瓣酱。

牛肉豆瓣酱好啊,既可以下饭,还可以拌面,炒菜的时候稍微放一点调味,食材的鲜味就出来了。

如果是吃汤锅的话,还能用来调制蘸料。

总之,方方面面都可以用。

从内务府采办处购买的食材有:牛肉和黄豆。

另外就是配料,需要大葱、生姜、八角、陈皮、香叶、辣椒、料酒、酱油、花生油等。

温吟婉是御膳房的庖人,御膳房的配料多的根本用不完,每个月都有坏掉直接扔的,她和上面的管事说了下,花了五两银子,就拿回了一大堆。

加上之前花的钱,温吟婉总共花了二十两银子。

温吟婉放在院里炒,等酱料炒制出来,整个御膳房宫人院里都飘着一股香味,一群人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议论。

“吟婉,你在做什么好吃的,好香啊!”

“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没想到你还有这等手艺,我记得,膳房庖厨炒菜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香!”

…………

温吟婉噗嗤一笑,等牛肉酱炒好了,她毫不吝啬地给围观的宫人一人舀了一碗。

剩下的,装在密封的罐子里,托人交给小太监张保,让他带出去给李有为。

李有为收到了酱料如获至宝,打开尝了一小口之后,眼睛都亮了,他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简直恨不得一口接着一口,把一大罐酱料都吃干净。

但他用理智克制住了,这罐宝贝酱料是来酒楼的本钱,可不能随意浪费。

有了如此美味的酱料,李有为对酒楼的生意一百二十个有信心,还未开张,他便已确定将来会大赚特赚,事不宜迟,立即安排人着手准备了。

事情也确实发生的如他预料的那般。

宫里凡尝过温吟婉酱料的宫女,也是喜欢的不行,无形中对温吟婉的好感值上升了一大截。

这些发生在底层宫人之间的事情,当然是传不到上面之人耳朵里的。

…………

转眼入夏,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

温吟婉和李有为在宫外合资的酒店生意越来越红火,牛肉酱每天消耗量巨大,温吟婉忙的脚不沾地。

上值时她是在御膳房闲着,帮其他庖人洗洗菜,打打下手,下值后她就立即回到了自己院,开始炒酱料。

宫里诸事,她暂时没有精力关心了。

这段时间,宫里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不大不小。

皇上病了。

他的病不算大病,就是胃口不好,所以宫里各处都瞒着,想着也没什么。

但没想到,随着暑天的到来,皇上的病越来越严重。

那日,上早朝的时候,站起身,忽然感觉一阵头晕眼花,天旋地转,昏倒在龙椅上了。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了。

他这个是典型的低血糖症状,贵族圈管这个叫富贵病,古代专业术语叫饥饱痨。

更多是没饭吃的乞丐或难民才会得。

堂堂皇帝硬生生把自己饿出这个病,众臣知道了,都有些无语。

其实,康熙从去年起,食量就锐减,但康熙年轻,身强体壮,完全能撑得住。

太医院给了建议,也觉得没什么。

今年冬天还好,天冷了人能吃得进东西,可现在到了夏季,人本身就容易没胃口,更别提康熙还这么作。

最后,太医院给出的一致诊断,皇上这个病,想治愈很简单,以后好好吃饭就行了。

问题是,太后不在宫里,没人管得住康熙。

他喝了一碗参汤,缓过劲来,看到一桌子美味佳肴,摆摆手,依旧不想吃。

这可愁坏了一众大臣。

万一以后史书上记这么一笔,皇帝是饿死的,那他们这些大臣的名声都得臭。

到最后没办法了,众臣抹着眼泪,去求恭亲王出马。

但恭亲王常宁也不怎么方便说话。

因为顺治帝的儿子里面,康熙是老三,恭亲王是老五,他是康熙的弟弟,当弟弟的对上哥哥,再加上又是君主,只能劝。

但规劝的话就那些,该劝的早都劝了。

恭亲王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皇兄不吃饭,无非是觉得宫里的饭吃腻了,没胃口,那要换做宫外呢?

远的不说,就说京都,酒楼饭馆林立,自是不用多说,还有许多民间小吃。

恭亲王常在京中行走,对这些都门清。

康熙听恭亲王一说,果然觉得新鲜。

最近朝中也没什么大事,他便罢朝一天,给自己和众大臣都放个假,准备微服私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