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曲儿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呆愣片刻,露出淡淡笑意,暖意在心底蔓延。
待她回过心神,目光瞬间被鼓鼓囊囊的荷包吸引,忙不迭将其拿起。只见她双眸微亮,难掩惊喜之色:“哟喂!”她心里一阵窃喜。
“未曾想他竟这般大方,瞧他那副冷若冰霜的模样……”她一边轻声呢喃着,一边绽出璀璨笑容。
她赶忙将碗中剩下的粥一口喝下,紧攥着荷包,脚步匆匆迈回屋子。取出今日摆摊所得之钱,于角落翻出个老旧钱匣子。
她将今日摆摊所获的银钱悉数倒出,却仅有寥寥几枚。仔细算了算,今日的酥饼卖了八十来文钱,皆是二文钱一份售出。
扣除之前向林大婶借来的材料钱,以及预备下回做饼购置材料所需的费用,如今就只剩下这三文钱了,不禁轻叹一气。
温曲儿随即满心欢喜,将目光投向苏玄染给予的那个荷包,她将荷包拿起,爱不释手,左看右看。此时,这个稍显老旧的荷包在她眼里无比光彩夺目。
瞧了片刻,她打开荷包,猛地一倾,只听得“哗啦”一声脆响,里面的银钱便尽数倾倒而出。
铜钱滚落于桌上所发出的声响,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动听,清脆悦耳。她双眸紧盯着那一堆银钱,眼眸中光芒闪烁,脸上笑容灿烂绚丽。
苏玄染端坐于书案前,昏黄烛光摇曳,在斑驳的墙壁上,投下他修长身影,身姿笔挺,却透着孤清韵味。
他将未完成书册摊开,轻执毛笔,于昏黄光晕下徐徐书写,笔触灵逸轻盈,字里行间透着宁静致远的意韵。
忽然间,一阵“哗啦”声响骤然打破屋内原有的宁静。那是银钱倾洒而出的独特声响,清脆的声音在静谧屋内格外明晰。
苏玄染手中行云流水般滑动的毛笔,瞬间,微微一滞。
温曲儿双眸熠熠生辉,手指快速点着:一、二、三……整整七百文钱!
她赶忙抿紧双唇,努力克制着自己,竭力不让满心的欢喜化作笑声从口中溢出。可微颤抖的肩膀,却还是泄露了她内心深处难以抑制的激动。
她把文银摆在茶桌上,反复打量。原本手头上只剩几个铜板,如今突然多了这么多。
虽说只是小钱,却让这几天因拮据而紧绷的心弦,一下子松弛下来。激动过后,她思绪不由自主飘回到昨夜。
烛火在窗前摇曳,苏玄染的身影被那抹暖光勾勒,身体未痊愈,可他仍伏案疾书。每一笔落下,不过是为了能在今日换得些许银钱,以解生活之困。
此刻,她目光重新落在茶桌的文钱上,疼惜在心间翻涌。她指尖滑过铜钱,犹豫再三,暗自思忖着,他买完东西后,身上或还能留存许余钱以应不时之需。
而自己,在这捉襟见肘的生活里,同样急需这笔钱来维系生计。几经权衡,她终是决定留下这笔银钱。
第五日
清晨,天色尚暗沉,苏玄染已利落洗漱完毕,轻车熟路来到厨房,煮上稀粥,着手熬药。
温曲儿紧拥着她的钱匣子,一夜酣眠,直至晨曦悄然透过窗棂,方才醒转。
今日非集市日,手中又握着七百文银钱,心下也不慌张了。待洗漱之事完毕,她便朝着厨房行去。
刚一踏入厨房,一股粥香便扑鼻而来。抬眸看去,饭桌上规整摆着粥锅、一碟小菜与碗筷,苏玄染所需服用的汤药也已熬煮过。
她踱步到饭桌前,盛好粥,舀起一勺送入口中。儿时,外婆最是疼爱她,常煮炭火细煨的地瓜粥。外婆说,炭火慢熬出的食物,最能养护阳气,馥郁香甜的滋味,深刻在记忆里。
后来独自生活,日子匆忙,只能常以外卖敷衍。此刻再尝这粥,一股暖融之意,悄然爬上心头。
她目光移向一侧的菜篮子,里头井然有序码放着苏玄染昨天购置的新鲜蔬菜。再去往米缸,米粮也被他添补了些许。
手上有银钱,米缸中也有米,暂且无需担忧挨饿,只是,却独独缺少肉食,这几日吃得太过寡淡,嘴里都快没了滋味。
忆起那炸得色泽金黄、口感酥脆的猪油渣,思绪便飘回到儿时。记得那时,外婆亲手做过一次猪油渣野菜粗面包子,那一回独特的香味,是她童年记忆里绮丽的色彩。
如今再次想起,不禁咂了咂嘴,回味着那段被尘封在岁月深处,却依旧鲜活如初的美好时光,不自觉露出饱含眷恋的浅笑。
此刻正值明媚春日时节,山上想必是生长着不少鲜嫩的野菜,只是这具身体的原主向来懒得去采摘。橱柜里也正巧存放着一小袋粗面粉,拿来做野菜包子正合适。
这般想着温曲儿便拎起篮子,刚迈出门槛,蓦地忆起原主或许是被推下山的。当下便转身回屋,取了把砍柴刀藏于篮子里。
走出院门,温曲儿放眼环顾一下四周。这是一个古代村落,虽不富裕,却也有着自己的一番平和与安宁。
苏家所住之处,离村子中心稍显偏远,附近不过几户人家的房子,离得最近的便是林大婶家。不远处,一条清澈小溪蜿蜒而过,溪边垂柳依依。
温曲儿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踏入一片幽深静谧树林。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手中攥住那把砍柴刀。
定了定心神,开始搜寻野菜影子,山上的野菜种类颇为丰富,只是数量都不多。
她一边采着野菜与菌子,一边往山里走去,忽然耳边传来一阵谈笑声。原来是村民也在此采摘,温曲儿闻声,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这大山上并非她独自一人。
忙活许久,终是采得大半篮子野菜和菌子,足够做一次油渣大包子。温曲儿心满意足,准备返程,她快步自青山徐徐而下,总算走出山林,长舒一气,如释重负。
走进林家村里,她款步往院子走去,微风轻拂过发丝,带来惬意之感。
“曲儿。”一个清朗的男声蓦地响起,将温曲儿的脚步生生止住。
她闻声回头,只见是一位面容清秀的少年。少年眼中急切光芒闪烁,额上挂着因匆忙赶路而冒出的汗珠。
此人,便是一直倾心于这具身体原主的村里少年林佑,年方十七。原主对他并无真情实意,只因他时不时送来些小物件,便有意将他吊着。
林佑匆匆来到温曲儿跟前,神色间透着些许紧张,又夹杂着几分难以按捺的期待。他小心自怀里掏出一个银镯子,脸上泛起羞涩笑意,声音里满是欢喜:“曲儿,这是我去镇上新买的,是你上次一眼便瞧见的那款。”
温曲儿见状,心中不由暗自叹息,原主行事着实不地道,这般实在是有些对不住眼前这一片真心的少年。
她脸上瞬间如覆寒霜,冷冷道:“林佑,往后别来找我了,这些我都不想要。”
林佑脸上欢喜的笑容刹那凝固,他双手紧紧握拳,身体微颤,眼中满是焦虑与困惑,急切道:“曲儿,为何这般?难道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惹得你不快?”
见他这般模样,温曲儿暗自叹一气,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却依然决然道:“林佑,先前是我行事不当,让你误会了,其实我对你并无特殊情意,你莫要在我这里空费心思。”
林佑闻听此言,顿时瞪大双眸,满脸皆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双唇禁不住颤抖,眼眶泛红,声音变得喑哑:“曲儿,你怎能口出如此话语?我对你的真心,苍天可证。”
温曲儿看着这般情形,心中轻叹一气,不再言语,转身径直走开,未再回头理会他。
林佑下意识想要伸手拉住她,可刚伸出一半,却又不敢继续。手臂僵在半空,眼神中满是失落与懊悔,呆呆望着温曲儿渐次行远的身影。
镇上南边幽静处
在一座颇具底蕴的府邸庭院中,阳光透过葡萄藤的罅隙,洒下细碎光影,映照在苏玄染的身上,为其平添了几分温润气息。他右手持笔,笔锋于纸上肆意游走,流畅自如。
一位老者从屋内踱步而出,手中拿着一本古籍,老者抬眼望向苏玄染,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声音温和:“玄染啊,今日咱们来讲讲这书中的要义。”
苏玄染闻言,随即搁笔起身,行至老者身旁,谦敬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