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新皇后,新思想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第五章

都剃了吧。

这话从潘妤口中说出,别说众妃惊讶,就连兰乔嬷嬷也颇觉意外。

自家娘娘从前跟夫人一样性子绵软,母女俩循规蹈矩,柔顺贞静,遇事多忍耐,生怕行差踏错失了家族颜面。

夫人被欺压半辈子,只小小反抗过两回,一回要了最后一个孩子在身边抚养,一回帮女儿拒了潘家安排入宫伺候的人。

而自家娘娘也差不多,从小听话、顺从,将女戒奉为圭臬。对婚事不满,唯一能想到的反抗方式就是自尽。

但今日娘娘却像变了个人……

笙歌破月收到指令,再次出手,让在场所有人又一次见识到二人的身手。

她们依旧一静一动,分工明确,腰间短刀上下翻飞片刻,王美人周身便发如雨下,脑门儿锃亮。

潘妤端着茶杯欣赏笙歌破月的手艺,不得不说,原主亲妈给找的这俩妹子武力值真不错,不仅抽巴掌动作利落,剃头更是刀感十足,两分钟不到,王美人配合着惨叫声成功变身一枚新鲜出炉的美妆蛋。

那剥离了三千烦恼丝的圆润脑壳,让众妃莫名觉得脑壳发凉。

这位皇后娘娘怎么跟她们收到的消息不一样?

在知道陛下要迎潘氏女入宫为后的事后,各家都去打探过,得知要入宫做皇后的潘氏女是潘相正妻所出第三女,此女自小随她母亲长在汝阳,甚少回京,无甚大才之名传出,但也算循规蹈矩,温婉宜人。

然而事实显然不是。

王美人是哭喊叫骂着被抬走的,潘妤做事有始有终,人是她派人抬过来的,自然也要派人抬回去,甚至体贴的连嘴都没给王美人堵上,任她沿路叫骂。

“今日不过是请诸位来见上一见,本宫不喜繁文缛节,今后每日觐见之礼免了,诸位要没别的事,就请先回吧。”

送走王美人后,潘妤如是对众妃说。

众妃连忙起身告退,她们此刻心情与来时相比,已然天翻地覆,心有戚戚,生怕多留一刻青丝不保。

唯有雀斑龅牙的德妃对潘妤欲言又止,待其他后妃都离开后,才来到潘妤身旁说:

“陛下对王美人言听计从,娘娘太冲动了。”德妃瞥了一眼正擦拭短刀的笙歌和破月,再次提醒:“要不让她们先出宫避几日吧。”

王美人奈何不了皇后,却总要出这口气的。凭她的受宠程度,对付两个宫婢不成问题。

潘妤对德妃的示好表示意外,刚才她就出言提醒过,只是潘妤未曾采纳。

今天见了那么多人,只也只有德妃一个还算热心,其他妃子估计心里估计恨不得潘妤把事闹得越大越好。

“多谢。”

潘妤道了声谢,德妃自知话已带到,便不再多言,行礼告退。

偌大的储秀宫顿时清净下来,潘妤一番兴师动众的折腾,已过申时三刻,摆驾回长秋宫的路上,潘妤见兰乔嬷嬷若有所思,不禁问:

“嬷嬷在想什么?”

“回娘娘,奴婢在想王美人,她圣眷正浓,娘娘这般对她,她定不会善罢甘休,是否要听德妃娘娘的建议,把笙歌和破月暂送出宫?”兰乔嬷嬷也觉得王美人会对两个婢女动手。

潘妤不答反问:

“嬷嬷觉得陛下是个长情的人吗?”

“……”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显然,要是长情,就不会有三千后宫了。

潘妤又问:“那嬷嬷觉得陛下喜欢王美人什么?”

“自然是年轻貌美。”

一个卖酒的娘子能进宫受宠,总不能是因为勤劳吧。

兰乔嬷嬷说完,回想起王美人离开时五官乱飞的无眉秃瓢样……突然明白了什么。

潘妤见她懂了,四目相对,难绷的笑了出来。

兰乔嬷嬷笑过后无奈摇了摇头,扶着笑得花枝乱颤的潘妤,若有所指的说:

“娘娘今日……很不一样?”

潘妤渐渐收起恶作剧般的笑,努力表演大彻大悟后的高深:

“嬷嬷,我死了三回,很多事都已经看透了。”

潘妤的忽然深沉,在兰乔嬷嬷眼中有那么点强颜欢笑的意思,心上仿佛被狠狠抓了一下:

“娘娘莫要悲观,多想想夫人。”

潘妤止步,站在美轮美奂的回廊下,目光遥遥看向远方,平静而忧伤:

“阿娘忍让了半辈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嬷嬷觉得有用吗?那些人表面上敬她捧她,实际又如何?阿娘的四个孩子已经死了两个,长兄、大姊早亡,二姊被迫填房,我三进鬼门关,最终依旧改变不了任何命运。”

潘妤的语气一转,情绪调动起来:

“所以嬷嬷,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想忍了,您觉得呢?”

兰乔嬷嬷想着这些年夫人的遭遇心痛不已,她虽为奴婢,却被夫人引为知己,两人相知多年,她早就想让夫人别太软弱了,可夫人性情已定,顾忌太多,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没想到夫人做不到的事,她的女儿却决定要做,兰乔嬷嬷为之动容,眼眶微红:

“娘娘说的对……咱不忍了。”

夫人要忍,兰乔便陪她忍,女郎不想忍了,兰乔自然也会竭尽全力的帮她。

心中疑惑一扫而空,剩下的唯有怜爱。

潘妤暗自抹了把冷汗,总算应付过去。

她之所以跟兰乔嬷嬷说这些,因为她是潘妤身边最亲近的,潘妤的变化瞒不过她,既然瞒不过,那就要为今后更大的变化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对了嬷嬷,我想知道每年宫中的花销,后宫养这么多人,每月光是发俸禄就很多吧。”

那人山人海,肯定得花不老少钱呢!

“没多少。”然而兰乔嬷嬷的回答却出乎潘妤的预料。

疑惑难道是自己大惊小怪?在封建社会的世家门阀眼中,养后宫佳丽三千的钱只是洒洒水,不值一提吗?

“因为刚入宫的良人是没有俸禄的,即便晋升至美人,有的可能也只是单次或几次的赏赐,真正能每月拿到俸禄的后妃,得当上婕妤才有。”

兰乔嬷嬷的解释让潘妤大开眼界,所以这宫里虽说佳丽三千,但真正拿工资的只有一百多个人。

“良人和美人,要么是陛下从宫外带回的,要么是各地商贾官员们敬献的,还有就是各国送来的贡女,好比今日娘娘见的那几名乌月国女子。”

“她们入宫后,都会统一被安排到封闭的宫殿居住,一般几十上百人同住一间,每日有专人教授宫规,日日等待被陛下临幸。”

竟是这样的!

潘妤大为震惊,问:

“那要有后悔了的,或者不愿意学规矩的人呢?”

兰乔嬷嬷:“按宫规处置。”

潘妤:“比如?”

兰乔嬷嬷:“禁闭、掌掴、罚金、鞭笞、杖毙等各不相同。”

潘妤越听越气愤,这特么不就是诈骗!

以为进了大厂能赚大钱,谁知大厂连工资都不发,还限制人身自由,动辄被打,甚至可能丧命……

宫廷缅北啊!

这比让人贷款上班还过分,楚子玢不干人事!

明知那些女子进宫后是什么待遇,他竟依旧乐此不疲的网罗新人,下面的人为讨好巴结,更会投其所好。

让这么一个乌糟烂人当皇帝,这国家可不像长久之相!

她不会成为亡国皇后吧……那可太惨了!

潘妤心情复杂,脑中开始认真思考未来,心有余悸的回了长秋宫。

**

而此时,长乐宫也听闻潘妤在储秀宫的举措。

太后虞氏从佛堂走出,年近五十,雍容华贵,手上提着一百零八子的白玉珠,随时随地轻捻珠子,俨然成为她的习惯。

“从前听闻潘氏女柔顺,竟是谬误。”

虞氏本就不愿迎潘氏女为后,奈何兄长执意如此,她只能妥协,暗中派人前往汝阳打听过一二,都说此潘氏女性情绵软,柔顺恭敬。

“若真柔顺,又岂会做出以死拒婚之事?只怕她是见婚事拒不掉,干脆揭了面皮胡闹也有可能。”

刘尚宫是长乐宫的掌事女官,贴身伺候太后虞氏几十年,在宫中地位超然。

虞氏冷哼:

“宫里可不是她能胡闹的地方,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今日本该帝后同来觐见,潘氏女独自前来长乐宫不说,还有心怠慢,虞氏不过想对她小惩大诫,晾一晾她,不料那潘氏女不知分寸,竟直接走了,全然不把她这个太后放在眼里。

正思量该如何整治那潘氏女时,外殿宫婢进来回禀:

“回禀太后,和安公主求见。”

虞氏面容一缓:“快让她进来。”

与傀儡皇帝楚子玢不同,和安公主楚子玉是太后虞氏唯一的亲生女儿,虞氏恨不得将天下最美好的一切都捧到她面前。

过度的疼爱,将和安的性格养得张扬霸道,自成亲以来,光是驸马就换了四个,各色面首也不曾停,御史台时常弹劾,但全都被太后一力压下。

和安是她的女儿,便是凌驾于众生礼法之上又如何。

恣意飞扬的和安公主拿着马鞭进殿,她二十多岁,丰满健硕,喜好浓妆,艳服加身,举手投足尽是高傲,唯有见了太后与摄政王舅舅时才会略有收敛。

今日她进宫除了看望母后之外,还另有其他事:

“母后,和安听说乌月国有月奴进贡,她们桀骜不驯却能懂马语,我想向母后讨两个回去玩耍,望母后恩准。”

太后不曾听说过,问一旁刘尚宫:

“可有此事?”

刘尚宫回忆一番后说:

“倒是有几个乌月国的女子,是国师霁尘出使乌月国带回来的,可她们不是什么月奴,是国师带回来给陛下做良人的。”

不等太后发话,和安便截过话头:

“给陛下做良人和给我做奴婢有什么区别?母后,和安真的很想要几个月奴玩玩,您就答应和安吧。”

太后虞氏此生唯一的弱点就是女儿,哪里拗得过,便点头同意了。

一旁的刘尚宫却是暗道作孽,和安公主喜欢训奴,手段颇为残忍,日日鞭抽马踏的,最终没几个奴隶能从她手底下活着回来,只希望那些乌月国的月奴能多撑些时日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