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国营厂工人日常[年代] > 第15章 015

第15章 015

卓越服装厂一下子涌入了一百多个新面孔,不只是生产车间,其他部门、就连门卫大爷都忙得团团转。

厂办已经没有闲人了。

关月荷成了一块砖,每个部门都去搭过一把手。每天都听朱大姐画大饼:“忙过这个月就走上正轨了。”

关月荷一看办公室墙上的黄历,这个月只剩三天了,离正轨不远了!

把整理好的文件往朱大姐桌面一放,活动手脚准备冲刺食堂。

食堂大厨的小徒弟是谢冬雪表姐夫的堂弟,食堂哪天准备什么好菜,楼上的谢冬雪都会下来通知她一声。

她正可惜厂里正在扩建办公楼,以后工会要搬到后面的办公楼去,谢冬雪找她就没那么方便了......

门外楼梯一阵急促的噔噔噔脚步声,朱大姐眼皮一跳,忙小跑出去,拉住一个人问:“出什么事了?”

“鞋厂调过来的工人在房管科闹起来了!说分房不合理,他们不乐意。”

回话的工人神情愤愤,那些人一来就能分到楼房,凭什么不乐意?他们都还没分到房呢!

“怎么不合理了?”

“说家里孩子多,分的房子小,不够住,要求分个面积大点的。”

关月荷和同事都出来看到底闹什么,别人手里还拿着资料,她手里拿个铝饭盒。

一听是这个原因,大家都“噫”了一声,显然觉得这事闹得,比董大锤还要无理取闹。

从鞋厂合并来的工人,现在住在厂里的宿舍。这些工人不少拖家带口,等服装厂的宿舍楼建成了,第二批楼房优先分配给这批工人,他们再把家人接过来安置。

多了两个建筑队,四栋楼噌噌噌拔地而起,一号楼已经装好门窗了,五月搬进去住不成问题。

合并前,两个厂是提前达成协议了的,调过来的工人也是签了同意书才来。同意书里就明确写了:服装厂根据工人工龄、职位、婚育情况给予对应面积的房子,工人拿到了服装厂的房子,鞋厂分配的房子则会被收回交由鞋厂重新分配。

来之前说得好好的,有的人不想认了!

“有人说咱们厂的楼房面积小,不够住,鞋厂那边的房子也要留着才够,要不,就得给他们分个面积大的。”回话的人道:“我不说了,我得上去找工会的常主任。”

剩下的人议论纷纷。

“太过分了!早说嫌弃咱们分的房子小就别来啊!又没人逼他们来!”

“我早想说了,合并其他厂的工人,还不如咱们自个儿招呢,他们不稀罕咱们卓越,外头多的是人稀罕!”

“就是啊!我表妹一直等着厂里招工呢,谁知道居然是合并......”

“不行!我得去看看,他们要是闹成了,我第一个不同意!我工作两年半的都没分到房,他们分到了还逼逼赖赖,干脆滚蛋回他们鞋厂去!”

“我也要去!”

关月荷刚要抬腿,就被朱大姐给拦住了,小声提醒:“他们是没分到房心里不舒坦,你就别去了。”

关月荷感激朱大姐好心提醒,但她挺不好意思的。

举起饭盒晃了晃,“到点吃饭了。”

朱大姐:“......”

虽说吃饭不积极脑袋有问题,但小关同志也太积极了!

今天食堂里全是在讨论分房。

新来的工人在房管科闹事倒是没什么人讨论,或许也有讨论,只是没大剌剌地在食堂这个公共场合说出来。

上上个星期,厂里开过一次大会,厂里领导再三强调,进了卓越服装厂的大门,就都是一家人,不能搞分裂、对立,要团结一心搞生产,争取把卓越牌运动服、运动鞋卖到全国各地的百货商店去!

大家都知道轻重,在办公室悄悄说没事,在食堂大声说,万一从鞋厂调来的工人听到恼火,两拨人打起来,那就都得被批评,今年的劳模、先进就不用想了。

比起闹事的,大家更关心自家能抽到哪套房。

没错,房子是要自己抽的。一栋楼里,位置有好有坏,抽到什么全看运气。

房管科也说了,为了公平,在五月第一个星期天进行房子抽签,分配同面积的在一处抽签。例如,像关月荷这样分到单人间十八平的,抽同一个箱子,抽完当场拿钥匙。分到二十七平一室一厅的,单独抽一个箱子......

关月荷已经确定了置换房子,抽到哪无所谓。

可其他人不一样,大家更想要走廊尽头的房子,房子另一边没邻居,走廊多个小角落,还更清净。要是在一楼,也很好,门外的空地能占一小块。

但每层楼走廊有厕所的那头,没人想要。

上厕所排队方便是方便,但架不住味道大啊!炉子摆出走廊做饭,再喷香的肉都得染一股厕所味。

得益于银杏胡同闲得没事干到处溜达的大爷大妈们的多嘴,卓越服装厂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厂办的小关同志要拿楼房换胡同里的平房。

虽然人家没凑到她跟前说,但她心里有数,好多人私下说她大傻冒呢。

当然,也有人觉得她换得好,以少换多,从长远看,是大好事。毕竟,现在生三、四个孩子很正常。孩子大了,房子不够住的时候,谁看你是楼房还是平房,只要有得房子住就是好。

关月荷没想得那么长远,反正她觉得自己没亏。

但也因为她摆明了要换房,不少人来找她套近乎。

谢冬雪开玩笑道:“又一个想和你换房子的。”

这个换房子,不是换银杏胡同的房子,而是想着和她换抽到的房子。当然,她得抽到好位置的房子,人家才肯换。她要是抽个厕所旁边的,人家才不稀得搭理她。

上午闹事的工人被按去了保卫科,外出开会的领导回来一听,半点没惯着,放话说不同意的现在就可以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卓越服装厂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不按闹分配。

下午的广播站就在通报这事儿。这次没给处罚,下一次可就不一定了。

“咱广播站是不是换人了?好些天没听到何霜霜读稿了。”

“何霜霜啊?怀了,身体不舒服,都请几天假了。我昨天在医务室见着人了。”

“怀啦?!劳动节她还能上去报幕?”

“瞧你说的,怀孕了咋不能做报幕?我看她上医务室还在那改稿呢,肯定还是她上去。”说话的大姐道:“何霜霜不上,我想不到还有谁能接这个担子。”

“也是,怎么说也是咱服装厂的第一代厂花。哎呀,就是......咋就和莫知南结婚了呢?”

“你这话别让莫科长听到啊,人小莫也不错的,我看就比许前进靠谱。对了,小关啊,你以后找对象可得擦亮眼睛。”

一旁默默竖着耳朵听八卦的小关:“......朱大姐,您还有买鞋的指标不?”

“哟!我今年的指标用完了,给家里俩皮猴买了新鞋。你等着,朱大姐给你打听打听。给家里人带的?”

“给小弟带的。一年两双鞋的指标,过年我一双我妈一双,用完了。瑕疵鞋还难抢。”

关月荷把话头转到了“买鞋难”,大姐们也说起了手头的票紧张,想买个大件都不容易。

“你们说今年劳动节会发什么?”

“去年发了劳保手套和袜子,今年效益好,怎么都得比去年好吧?”

“等下班了我去采购科打听打听。”

关月荷没刻意去打听,下班时就知道了。

谢冬雪兴冲冲地拉着她走到一旁,“厂里每人发一斤猪肉,一包白糖和一瓶酱油。等你搬新家,我给你个洗澡用的木桶,行不?”

“当然行啦!”关月荷惊喜道:“我还想着找人打一个呢!现在好了,不用找人了。感谢谢冬雪同志!”

这个年头,遇上大喜事送礼,大家送的都是过日子能用到的。一般朋友都是送几个鸡蛋,再好点的会送红糖,像林思甜、许成才和谢冬雪这样关系特别好的,才会想着给她送木桶、洗脸盆或者暖水壶。

谢冬雪她爸是酒厂的木工师傅,打个木桶不是难事。

“你喜欢就行。”送礼送到收礼人的心坎上,谢冬雪自己也高兴,可算是没白费心思琢磨。

四月的最后一天下午。

采购科拉回来五头大肥猪,从肉站请来的杀猪师傅磨刀霍霍,一阵阵凄厉的猪叫声传遍全厂。

经过一次合并和一次不对外公开的军属招工,卓越服装厂现在共有337名工人。

厂里通知工人凭票领福利和去食堂打菜的广播一出,不出三分钟,食堂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别看关月荷平时吃饭跑得快,但这种时候,她跑得再快也没用,架不住车间离食堂更近啊!

等她过来,前面起码排了上百号人。

虽说量是固定的,但谁排前面谁能先选,大家都想要肥肉。

果然,轮到她时,最想要的五花肉已经没了。满脸横肉的杀猪师傅嚓嚓地磨刀,给了她个不耐烦的眼神。

后头的人也在催,关月荷把票给旁边的人盖个戳,就尽着肥肉指,“就这块吧。谢谢师傅哈。”

估计是她说话客气,还笑眯眯的看着讨喜,杀猪师傅顺手把案板上的拇指大的瘦肉搭给了她。

拎上了猪肉,再去旁边盖戳领白糖和酱油。最后,去食堂里排队,把票和饭盒交给打菜的阿姨,得了一份杀猪菜。

收获满满地往外走,听到不少人正喜气洋洋地说今天早点吃晚饭,晚上过来看节目。

哦对!厂里的节目六点半开始,她得赶紧回家吃饭!

“嘿!这个小关同志,刚想喊她,眨眼就跑没影了!”

“哈哈,厂里要是办运动会,小关同志起码拿个前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