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第13章 第十三章

林南江还真想过这个问题,“请全生来干活是基于他自己也愿意的前提,都说强扭的瓜不甜,他想出去单干的话,我们自然也不拦着,那到时候就一码归一码,模仿我们卖炒粉馄饨,不得交学费吗?如果他不想离开厂子,这两个月就当打短工,忙完继续回厂子打螺丝钉,但凡他也想学摆摊,那就从厂里辞职,出来给我们先干两年,只要干得好,这两年不仅工资照发,结束后还手把手教他怎么摆摊,这条件不算过分吧?”

柳素琴:……

看到媳妇睁大眼睛、微微怔愣的模样,林南江面上自得不已,却还要故作谦虚,“怎么一脸不认识我的样子?好歹我也做了几个月的生意,这么久的老板也不是白被人喊的,考虑到这些难道很奇怪吗?”

“不奇怪,但你突然这么精明这么有老板的派头,我有点不习惯。”柳素琴是真的对他刮目相看了,还以为就他那老实巴交又看重兄弟情的样子,只会忍气吞声割让利益,没想到啊,原来涉及核心利益,就算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也会寸步不让的。

果然男人精明算计起来,压根没有女人什么事。

许是不想破坏自己在媳妇心中的完美形象,林南江赶紧解释道,“我考虑这些也是为了你和孩子,只要让全生留下来给咱们干两年,离开单干时,咱们宝宝也快两岁了。听说关内有托儿所,等把我们宝宝也送托儿所以后,媳妇你就可以轻松很多了,而全生的帮忙也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人家雪中送炭,我们教他赚钱的法子,难道不是两全其美?”

柳素琴满口支持,“确实是个双赢的法子,到孩子两三岁那会儿,咱们肯定已经攒够去关内买房的钱,生意也要换到关内去做,镇上这边的摊子正好留给全生哥,不用担心自己人跟自己人抢生意。”

其实就算两家在同一个区做生意,也不影响什么,深市的市场这么大,经济依然在高速发展中,实在不用担心没钱赚。

最坏的情况也有了不伤和气的解决方案,柳素琴自然是放心的,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去跟全生哥说,工资又怎么算?”

“这事宜早不宜迟,只要媳妇你没意见,等下出摊的路上顺道给他打个电话,最好他初一就能结完厂里的工资出来给咱们干活。”林南江轻快的说,“工钱的话,暂定每个月一千吧,给多了他肯定不要,少了咱们也说不过去。”

柳素琴也爽快,“我没意见,让全生哥跟着咱们吃住,过年再买几身新衣服,也算过得去了。”

两口子商量完,当天就去给厂里打电话,而林全生更是随意,一听说他们这边急缺人手,连待遇都没问便满口答应下来。

隔了一天,林全生果然火速找老板娘领到全部工资,拎着简单的行李来找柳素琴和林南江了。

他的到来非常及时。

进入年尾,跟林全生一样在第一时间结清工资的人不在少数,辛苦一整年,不是所有人都归心似箭的,很多没结婚没负担的年轻人就会趁机约着朋友出去玩,逛街唱歌上网看电影什么的。

随着上街的年轻人增加,他们摆摊的夜宵街也开始有人白天出摊。

若是只有他们两口子,林南江考虑到媳妇的身体,也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但这不是有好兄弟的加入吗?两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自然是不怕苦不怕累,稳稳接住这一波泼天的流量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林全生给兄弟打工没两天,又成了老黄牛,一天到晚被林南江拉着到处奔波搞钱。

他俩干得热火朝天,柳素琴突然清闲下来,反而有点无所适从。

重生几个月,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终于有机会歇下来,她就像是使用过度的发条,工作期间看不出问题,骤然休息只觉得哪哪都提不起劲,在家狠狠睡了两天才缓过来一些。

勉强调整了下状态,柳素琴便又支棱起来,她不容易,趁着过年前争分夺秒搞钱的林南江和林全生只会更辛苦,哪怕看在他们每天带回家的白花花钞票份上,也该给他们做好后勤工作。

哪怕做点好吃的,给三个人都补一补身子呢。

他们之前忙着做生意,一日三餐只能算应付,自家的炒粉馄饨吃腻了就去光顾附近的摊子,因为不差钱,肚子里倒也不缺油水,但跟营养健康肯定是不沾边的。

柳素琴琢磨着给他们送送饭,她上辈子在某书苦练的厨艺也该找机会秀一秀不是。

家里锅灶都被带出去摆摊了也不打紧,找房东大爷商量花钱借用他家的厨房。

陈大爷这个人算好说话的,只要明码标价,基本上任何事都可以商量,小林和他媳妇都和气大方,不借厨房的时候,两口子有什么好吃的也要送一份给他和老婆子,如今借了厨房,难道还能少了他的好处?

借厨房的请求就这样毫无悬念的通过了。

房东媳妇陈大妈为人和气,又喜欢热闹,柳素琴最初并不想添麻,要等房东家做完饭再去厨房的。可是在陈大妈的热情邀请下,她渐渐的就跟房东大妈一起做饭了。

许是前半辈子节省成的习惯,儿女没回家的日子里,老两口一荤一素一汤就尽够了,陈大妈干活利索,很快就忙活完,然后便主动帮柳素琴打下手,完了更是抢着收拾厨房。

陈大妈盛情难却,柳素琴都没法拒绝,只能不好意思的笑纳了,两人搭伙做饭倒也不无聊,全程说说笑笑,关系突飞猛进,加上柳素琴这辈子做生意,待人接物也锻炼出来了,两天下来,已经可以挽着手跟陈大妈一起去买菜。

偶尔遇到不熟悉的街坊,看这两人亲亲热热的架势,差点以为柳素琴是陈家的儿媳妇。

不过这种小事,解释清楚就行了,柳素琴并不放在心上,反倒是跟着陈大妈混,享受了一把本地人的待遇,不用去菜市场,就能买到最新鲜美味的鸡鸭鱼肉和海鲜。

虽说上辈子学过的菜谱多,但在粤省这种吃鸡的行家面前,她掌握的那点知识显然班门弄斧了,柳素琴最近沉迷做鸡,陈大妈手把手教她,白切鸡豉油鸡盐焗鸡每天都不重样儿。

下午一点半,柳素琴准时出门送饭。

她到夜市街的时候,差不多过了用餐高峰期,自家摊前只有两个等着打包炒粉走的顾客,林全生早早收完钱,就无所事事的在路边张望,想看看送饭的人走到哪了。

远远看到熟悉的身影,他回头跟好哥们打了声招呼,便匆匆上前接过沉甸甸的保温桶,眉开眼笑问,“弟妹今天做的什么,沉甸甸的呢……”

打开一看更是乐呵,“嚯,今天又吃鸡,都补得红光满面了,这几天比我前半生吃的鸡肉都多!不过今天的鸡好香,不像这边原汁原味的做法,怎么还放了鲍鱼?”

柳素琴笑眯眯,“那你可说错了,鲍鱼鸡煲也是本地菜,就是用料和做法都不简单而已。刚好上午去了家海货店,陈大爷和陈大妈看了都说里面的东西很纯,没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们买了不少当年货,我便也跟着称了些花胶鲍鱼,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这个味道,喜欢我以后多买点。”

“嘿嘿,那我先尝尝。”林全生不客气的率先打开饭盒,往白生生的米饭浇上一大勺汤汁,搬一搬就开始埋头干饭。

陈大妈教柳素琴的鲍鱼鸡煲是正宗做法,但她依照个人口味进行了些许改良,炖的时候放了几颗干辣椒增香增辣,反倒比前两天的葱油鸡盐焗鸡都更符合林南江和林全生的口味,她带来的满满一保温桶菜,连带汤汁都被刮得干干净净。

正值壮年的男人果然堪比饭桶,柳素琴感慨着,拿起空了饭盒,“那我回去了,你们也别太辛苦,找时间坐下歇会儿。”

“不用担心我们。”林南江不放心的叮嘱,“媳妇你慢点走,注意脚下,回到家就别干活了,安心去床上躺着休息。”

他不亲自送媳妇回家,是因为虽然过了用餐高峰期,时不时也有零星几个顾客过来点餐。

别看这白天的生意不温不火,可架不住它积少成多,走从拉上好兄弟从早干到晚,他们单日净收入都逐渐突破两千大关了。

并且这个收入还在继续提高中!

年尾这段时间的旺季是非常短的,能维持半个月就算不错了,赚一天少一天,自然要争分夺秒。

就算林南江想放下生意专程送她回去,柳素琴自己还不答应呢。

柳素琴拎着轻飘飘的饭盒袋子,独自一人慢悠悠往回走,路过电话超市发现这会儿没人排队,还进去打了几通电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