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成为唐明皇的白月光 > 第2章 002 章

第2章 002 章

002

武灵儿知道自己穿越的身份时,默然了半晌,就坦然地接受了现实。

这时候的局势虽然挺乱,但她已经不在宫里了。不管以后会发生多少次政变,跟她的关系都不大。

至于温王李重茂……武灵儿即使对唐史的了解不算太深入,也知道这个英俊的少年是个炮灰。

因为历史上唐中宗李显之后,继位的是唐睿宗李旦,接着就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如今的临淄郡王兼潞州别驾——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继位。

至于温王李重茂,他并不是李显和韦皇后的嫡子,即使历史上留有他的名字,也不过因为他是皇室血脉,是众多势力博弈之下的一枚棋子。

——一枚身不由己的棋子,大概还英年早逝。

武灵儿穿越前也是备受宠爱的主儿,没苦硬吃这种毛病,在她身上是一概没有的。

既然知道温王是炮灰,当然没必要往上凑。

原本的武灵儿被女皇接入宫时,还没满七岁,身边只有一个比她还小一岁的青棠。女皇怕她寂寞,特别从掖庭的小宫婢里挑了十来个年龄差不了多少的女孩陪她。

李显和韦皇后把武灵儿送回国公府的时候,做了顺水人情,将平时服侍武灵儿的四个近身宫婢放出宫外。

海桐是这几个侍女里年轻最大的,性情稳重沉着。这些年看着武灵儿从一个无知稚儿长成一个水灵灵的少女,一心一意为她考虑。

“……县主是国公之后,当年您的父亲在世时,也是大名鼎鼎的将军,深得则天女皇的信任。如今虽然国公与夫人都已经仙逝,武家也并不是没人能为您做主。若县主当真喜欢温王,这件事情便只管交给大郎君与族里的长辈谋划便是。”

武灵儿的父亲是女皇的侄儿,在世时是大将军,死后被追封为国公。她的母亲郑国夫人,是长安鼎鼎有名的大美人。

武灵儿穿越前,对武家人除了则天女皇和太平公主的驸马武攸暨,听得最多的就是武三思、武承嗣这两人,其他武家人她也听过一些,但都没能记住他们的姓名和事迹,包括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父亲邢国公。

记忆中,则天女皇的娘家人也没有什么骁勇善战之人。

父亲上战场,大概是被赶鸭子上架,所以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据说父亲是在打仗的时候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胆子太小,被战场的惨烈场面吓死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他是死在了战场。

郑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半年,也郁郁而终,留下年幼的一儿一女。

海桐所说的大郎君,便是武灵儿的兄长武崇靖。

邢国公去世后,武崇靖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武灵儿听了海桐的话,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海桐:???

海桐有些狐疑地看向武灵儿。

武灵儿清丽的脸上笑意不减,“自古以来,长幼有序。阿兄连自个儿的终身大事都还没着落,如何为我谋划?”

武崇靖比武灵儿大两岁,还没到加冠的年龄,尚未娶妻。

海桐顿时噎住,随即又说道:“前几日,定王不是带着族中的叔伯来跟大郎君商量他的亲事么?等大郎君的亲事定下来,自然便是县主的婚事。”

定王是太平公主的夫婿武攸暨。

武灵儿的父亲是武攸暨的堂兄,生前与武攸暨感情亲厚。

武灵儿的父母相继去世后,武灵儿被女皇接进宫里养着,至于武崇靖的生活和功课,都是武攸暨在关照。

在外人看来,这叔侄俩的感情,比亲父子也差不了多少。

武攸暨既然愿意为了侄儿的婚事操心,自然也会愿意为侄女的婚事谋划。

谁知武灵儿却笑着说:“还是不要麻烦叔父了,我现在也没有急着要嫁给温王。”

海桐神色惊讶地看向武灵儿,心里当然是不信的。

县主在宫里虽比不上受尽宠爱的安乐公主那般众星拱月,但也是娇生惯养的人。平时那么养尊处优的少女,对温王体贴周到,嘘寒问暖,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也巴巴地给他送去。

但凡是长了眼的人,都知道县主想嫁给温王的心思。

虽然去年重阳落水之后,县主对温王的心思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显,但一直处心积虑的事情,还能说变就变吗?

——县主该不会嘴上说一套,私下做一套吧?

毕竟,如今县主已经不在宫里了。

两个都在宫外的少年男女,若是真想瞒着长辈做些什么事情,也是很容易的。

海桐顿时忧心忡忡。

武灵儿却没再说这件事情,她将手中的九连环往旁边一放,懒洋洋地靠在榻上。

她并不在乎海桐是否会相信自己的话,有的事情,没必要自证。

原身在大明宫的时候,跟温王往来频繁的,温王对她,也是有心。

少年男女的这些事,是很难掩饰的。

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是怎么回事。

也是因为年轻,所以才善变。

更何况武灵儿是国公之女,又长得极美。从前被养在宫里,没见过几个英俊少年郎,如今被兄长接回国公府,开了眼界,说变心就变心也很正常。

武灵儿打算从明天开始,就多出门跟长安的贵女们走动走动。

自从出宫之后,一则因为病还没完全好,二则因为初来乍到,还没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武灵儿非必要不出门,一直宅在国公府里。

原身是在重阳节落水的,落水之后便换了芯。

武灵儿在大明宫里昏昏沉沉病了半个月后,被送回国公府。

从十月到二月初,正月过去了,韦皇后在正月时和圣人举办的祭天大典,都特许她在家养病没有到场。蛰伏了小半年的时间,武灵儿自我感觉已经适应得差不多,可以出去活动了。

她出宫这么久,却还没入过宫向韦皇后请安,很不应该。

昨天韦皇后还派了尚医局的大夫来给她调理身体,于情于理,也该要入宫一趟。

原身在大明宫里虽然不是公主,却是当年女皇接进宫里养着的。当今圣人李显和韦皇后为了彰显孝道,在饮食起居各方面是从未亏待过她。

武灵儿在心里盘算着后面要做的事情。

青棠已经从前头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帖子。

“县主,这是上官昭容送来的帖子。”

上官昭容?

武灵儿一怔,接过来看,原来是上官婉儿府中的梅花开得正好,乃置酒,宴请长安各家的贵女到她府中赏花。

武灵儿自从出宫之后,收到过不少邀请的帖子,却不曾露面。

长安城里各家贵女都听闻过清阳县主其人,却甚少有见过她的。

武灵儿心想自从出宫后,她连韦皇后那里都没去请安,现在却跑去上官婉儿的赏花宴,多不合适。

正想说不去,谁知青棠却觑了她一眼,小声说道:“那日温王也会去。”

武灵儿看向青棠。

青棠眨巴着眼睛,“是上官昭容派来的人特地告诉我的。”

武灵儿:“……”

上官婉儿当年在女皇身边的时候,是才人。女皇禅位迁至上阳宫之后,上官婉儿便成为了李显的妃嫔,封为二品昭容。

上官婉儿虽名为李显的妃嫔,实际上负责起草帝王诏书,被称为内宰相,是李显和韦皇后身边的红人。

如今上官婉儿在府里设赏花宴,朝中文臣和年轻的皇室子弟给她面子也没什么奇怪的。

但有必要特别让下人跟青棠提上一句温王也会去吗?

武灵儿想了想,上官婉儿心思灵巧,如果说比干有七巧玲珑心,那么上官婉儿的心至少能比比干多出七八十个窍吧。

特地让青棠提醒她,大概知道原身和温王的心思,想做个顺水人情;二则是出宫后不曾露面的清阳县主去了赏花宴,不也显得上官婉儿的面子大么?

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这两年韦皇后对上官婉儿很看重,很想将她拉拢到自己身边的阵营。托韦皇后的福,上官婉儿身为李显的后宫嫔妃,却能出宫设府。

——后宫妃嫔出宫设府,上官婉儿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没必要跟上官婉儿过不去。

武灵儿将帖子递给青棠,淡声说道:“那就去吧。”

旁边的海桐应了声,心想县主嘴上说不急着嫁给温王,心里其实还是着急的。出宫这么久都不曾露过面,也不曾入宫向皇后殿下请安,如今一听温王要去上官昭容府里的赏花宴,便赶着要去了。

……好不容易县主对温王冷了些,上官昭容就给他们搭上了过墙梯。

海桐心里发愁,却不敢多说,只能状若无事的去准备武灵儿明天出门要穿戴的衣裳首饰。

武灵儿则是起来去书阁看了两本杂书,又让杜梨和文竹把箜篌搬出来弹了一会儿。

杜梨和文竹也是武灵儿从宫里带出来的侍女。

两个侍女嘴巴很甜,特别会哄人,一曲终了,啪啪鼓掌,“县主弹得好!比张野狐弹得厉害多了!”

张野狐是太常寺的一个乐人,箜篌弹得极好。

原身妹子的箜篌一开始就是跟他学的,后来青出于蓝,张野狐也甘拜下风,直感叹清阳县主是他见过最有音律天赋的人。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武灵儿被两个侍女哄得心情舒畅,美滋滋地到前头去找兄长武崇靖,说她明日要去上官婉儿的府邸参加赏花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