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虽为弃女,但厨艺顶级 > 第17章 椒盐九肚鱼

第17章 椒盐九肚鱼

“几位郎君瞧着眼生,当真日日来我铺子买饼?”林书晚按住想要上前理论的青芜,笑得八风不动。

这几人穿着粗布麻衣,衣襟沾着酒渍,杂乱的头发用半截竹筷胡乱绾起,眼底乌青,伸长的脖颈间露出一截刺青,那模样瞧着就不是在码头干苦力的。

为首那人拎着铜锣,对上林书晚审视的目光,心头一阵发虚,正要后退,余光扫见不知听着动静不知何时围过来的人群,这才发觉自己竟险些被这年岁不大的臭丫头唬住,立时恼羞成怒,“哐哐”两下敲响手中的铜锣。

转过身子朝着围观的人群,道:“你们想想,是不是吃过这林记食摊的东西后就日日想着,一日不吃心中就惦记。”

码头嘈杂一片,看客面面相觑,确如那闲汉所言,这鸡蛋饼一日不吃就惦记得很,大多心中有了怀疑,但也有人未被此人的强盗逻辑绑架。

“你这汉子好不讲道理,我们日日惦记这口吃的,自然是林娘子手艺好。”牵着小孙子阿婆先开了口,“我家小孙子吃遍了廉州大街小巷的吃食,就林娘子做的吃食,整个都吃完了。”

“老人家说的是,我家那小子在日日挑食,林娘子可算给我解了一大难题。”不远处的妇人应和道。

局势转变。

闲汉拎着铜锣到两人跟前,抬手就是几下,两人眉头紧皱捂着耳朵不再说话。

闲汉这才得意洋洋停了动作,举着棒槌指着她俩,张嘴就骂,“妇人之见!老子前两天吃着不对,打听过了,她不过一介孤女,哪里学得这么好的厨艺,况且她每每新出一样吃食,你们就一窝蜂的买,还有那鱼肉饼,处理鱼肉的法子都是各大酒楼不外传的秘法,她怎么会晓得?必然是在里头加了东西,才让我等日日惦记。”

“这人说的倒是有几分在理……”人群中走出一位中年男子,细长的眼里冒着精光,摸着自己的胡须欲言又止。

"郎君说日日来我家吃饼,那郎君可晓得我家鸡蛋饼有几种酱料?”林书晚目光扫过四周,一眼瞧见藏在角落的祝大郎,心中了然。

大抵是这人眼红自己生意好,请了这几个闲汉来败坏自己的口碑,毕竟做吃食生意的,口碑极为重要。林书晚柳眉蹙起,心中略有不解,单就这几日来看,祝大郎是个没脑子的,应是想不出这等周全的法子。

等了许久,林书晚都不见那人应声,又继续问道:“怎么?郎君说日日来我家吃饼,一日不吃就惦记的很,难不成连我家用什么酱料都不晓得吗?”

针似的目光落在身上,闲汉抓耳挠撒想不出半点推脱之词,不由心中暗骂,半晌破罐子破摔道:“老子每日忙得很,哪有什么闲功夫记你这点酱料的事。”

听了半晌的秦语回过味来,林记食摊总归就两种酱料,一种甜酱一种辣酱,都是林书晚独门秘制,只要来吃过的,必不可能不晓得这两种酱料,当即就指着那闲汉厉声,“你压根儿就没来过林娘子的铺子,我说我在她隔壁怎从未见过你,快说何人指使你来败坏林娘子的名声。”

闻言,闲汉心头一跳,眼珠子乱转,色厉内荏道:“什么指使不指使的,老子不晓得你这小娘子皮在胡扯什么,明明就是你二人不老实,在吃食里头加了东西,如今竟还往老子身上扣黑锅。”

林书晚一言不发瞧着眼前这场闹剧,可这副模样看在旁人眼中便是心虚。

“是啊,林娘子你吃食中若是未加东西,为何不解释一句。”方才的男子站在人前,阴阳怪气地起哄。

这人同那闲汉是一伙的,林书晚心中笃定。

沉吟片刻,林书晚有条不紊地将收起铁锅取出,瞥了闲汉一眼,“您二位不过就是觉得我年岁小,厨艺不精,用了旁门左道才吸引了食客么?”

“难道不是?”听着此言,闲汉只以为林书晚承认了,心中大喜。

人前的男子倒是琢磨出一些不同的意味来,当即就要开口,却瞧见林书晚从推车后头绕出,劈手夺过闲汉手中的铜锣。

“哐哐”敲了两下,沉声道:“既然二位质疑我的厨艺,那我便请在场的诸位做个见证,我当着二位的面做一条鱼,为了公平起见,鱼的种类您二位挑,等鱼做好后,由您二位同秦娘子各自选上几位路人品尝如何?”

见识过林书晚厨艺的秦语自然没什么异议,当即点头应下,那闲汉也不晓得林书晚厨艺究竟如何,再者他今日来此不过就是将她在吃食里头加了东西的言论散布出去,如今任务完成,自然也没有意见。

周边围观的人群听闻有机会白得一份吃食,更是没有半点不同意。

眼下便只剩那中年男子,他瞧着几人的目光,咬牙暗恨,祝大郎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若今日真让这臭丫头做成了,岂不是平白给她一次打出名声的机会,但顶着这么些人的目光,他又不能开口拒绝,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吞,“自然可以。”

瞧着三人同意,林书晚唤过青芜,由秦娘子与闲汉陪同去集市买鱼。

早市将散,天色大亮,江昱枫乘着车行过清茗桥往城中的刺史府去。

前些日子,他刚回到钦州,不过三五日的功夫,便得了太子秘信转至廉州,怎料昨日一路奔波旧疾复发,被惊鸿连人带车送去医馆,还未来得及见过廉州大小官员。

今儿总算是好些了,这会便是去刺史府认认人。

惊鸿瞧着江昱枫兴致缺缺的模样,“郎君,今日京中传来一则笑话。”

“说。”江昱枫垂眸摩挲着掌心那枚温润的平安扣。

“钱尚书家的二子,在赵丞相寿宴上被人抓到同林家庶女苟且,林家长女当场发作,钱林两家一同丢了面,隔日两人被圣上当庭斥责管家不严,停俸一月。”

“哦?”半靠在车壁的江昱枫来了兴致,泛白的唇角勾起,“那老东西倒是做了件好事。”

说这话,主仆俩的车架停在知州府门前,才下车,便有一身形滚圆之人从里头出来,“下官恭迎世子大驾。”

与此同时,城西码头林书晚从青芜手中接过闲汉选定的鱼,模样瞧着有些像她后世在老广那处见过的九肚鱼,通体银白尾鳍呈黑灰色,她有幸吃过一回,此鱼肉软刺多,味道极腥。

林书晚抬头扫了眼正幸灾乐祸瞧着自己的人,心道这两人为了为难自己当真是费尽心思。

不过若换作他人还真可能被这几条九肚鱼难住,但对于林书晚而言,九肚鱼又有何难,她央着家在附近的秦语打了桶干净的井水,自己提着几条鱼往河边走去。

掂了掂手中的菜刀,手脚麻利地刮去鱼鳞,剁掉鱼头,三两下的功夫九肚鱼处理好,用井水洗净,抓了些盐往鱼肚子里头抹了把,又洒了把花椒粉抓匀腌制,沉吟片刻,又往里头加了些米酒去腥。

等待腌制的时间,林书晚也没闲着,她挖了一碗面粉倒入从秦语那处借来的木盆,往里头敲了两颗鸡蛋,少量多次加入温水,调出略稀薄的面糊,此时碗中的鱼也腌制好了。

那利落的动作,比之常年在庖厨中打交道的老师傅只好不差,周边的路人万分惊叹。

随着裹漫面糊的九肚鱼滑入锅中,“滋滋”作响,不过片刻,炸鱼独有的鲜香夹杂着花椒的香味直冲脑门,给人香了个迷糊。

“香,阿婆我想吃。”四五岁的娃娃,扯着身旁阿婆的衣摆,仰着头道。

“阿宝莫急,等林娘子做好,阿婆去给你买一份。”她安抚着小孙子,自己也不停地咽着口水,实在是太香了,她活了半辈子都未闻到过这么香的炸鱼。

且不提这祖孙俩,连那等着看林书晚好戏的闲汉吞着口水直勾勾地盯着她锅中裹上一层金黄的炸鱼。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林书晚抄起笊篱捞出锅中的炸鱼。

原以为到此,这鱼便做好了,谁料她又另起一锅将青芜切好的蒜末倒入锅中,浓郁的蒜香扑鼻而来,待到锅中的蒜末带上点焦黄,林书晚飞快将炸好的鱼划入锅中。

迅速翻炒几下,倒入切成小块的青椒,最后取出一只小罐,指尖捻出一把泛黄的粉末。

“慢着,这是何物?”时刻盯着林书晚的男子,大喝一声,快步上前。

“我特制的椒盐粉。”林书晚拎着罐子在他鼻下随意晃了两下。

花椒独有的麻香直冲脑门。

一炷香后,椒盐九肚鱼便出锅了,“劳烦几位各寻三位食客。”

林书晚瞧着三人都未选到那对祖孙,她顺手塞了两碟到青芜手中,“阿芜,给那位阿婆还有那位娘子送去。”

闲汉只送了两份,自留了一份,他嗅着香味,迫不及待捏起一块鱼肉送入口中,“咔滋”咬破外头那层酥脆的外皮,露出里头鲜嫩的鱼肉,他霎时瞪大了眸子,太好吃了!

其他被选中的几人亦然,花椒香味浓郁,鱼肉鲜嫩多汁,皆是吃得满心欢喜,“林娘子手艺实在太好了,哪里需要加什么邪门歪道的东西。”

“就是!”

“多谢林娘子。”阿婆牵着小孙子同林书晚道谢。

“阿婆喜欢就好。”林书晚笑着应道,目光逡巡,瞧着未吃上的眼馋的模样,“明日林记小食摊会将这道椒盐九肚鱼加上,欢迎诸位来品鉴。”

得了准话的食客心满意足,慢慢散去,林书晚这才发现刚刚为难自己的中年男子早就不知去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