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红楼]改嫁林如海后 > 第17章 心生恶念

第17章 心生恶念

一时众人无法接受,难以言喻的压抑逐渐弥漫。

不知是谁率先忍不住抱怨一句。

“我早就说过薛家那人眼界太小,下手又狠,寡妇在家里苦熬本就身体差,绝对是喝多了烈性凉药病死的,她那样子,老爷眼瞎猜瞧得上,真当自家闺女是天仙呢。”

“我也觉得,死得蹊跷,下葬不敢让人看,匆匆入土埋了,为了攀这门亲,对亲闺女也下得了狠手。”

“行啦。”张厨娘一嗓子暴怒,“都给扯哪儿去了?徐婆子,你什么主意?”

“我不知道,得等老爷的做法!”徐嬷嬷能有什么好法子?左右摇摆不定罢了。

“荣国府不要咱们,咱们只会是林家人,身契在老爷手里,是圆是扁跟旁人别关系,我知道你们里面有从金陵贾家来的,金陵贾家不缺伺候的,没跟老爷撕破脸,怎会上门讨要?”

“所以呢?你指望那个孩子?”张厨娘觉得好笑,“你确定他能长大?”

“那不得看张厨娘你的意思?”徐嬷嬷意有所指,双目含笑道,“孩童养久了总会有感情,一两套屋子、上百两银子,荣国府瞧不上,琏二爷能在扬州待的时日不长,铺面还能留个掌柜看着,屋子贱卖都未必能脱手,周转出银子颇费事,可这对太太就很不一样,再要考上科举,咱们不愁没处去!”

“说得倒是好,你能保证老爷养出了感情,要让他继承全部家私吗?”张厨娘摇摇头,“徐婆子你也在赌而已。”

“那你有更好的出路吗?”徐嬷嬷破罐子破摔,“要不要去乡下买几亩地?”

“你疯了吧。”张厨娘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坐下继续吃肉包子。

“咱们户籍要是入了乡里,以后得归乡里管,人家是同姓人,咱们各个腰包肥厚,被怎么吞吃殆尽都没处说理,又不是没见过。”

“是啊,三四百两银子傍身呢,能让整个村子的人富一波。换做是我的话,我也会这么干。”

几个厨娘连声应道,显然知道这条路指定走不通。

“我听说连回自己老家的,一样被亲人吞吃殆尽。财帛动人心,拖家带口回乡里肯定不行,只有那些小丫头可以嫁出去试一试。”

张厨娘家里也有小丫头,当即怒怼道:“嫁到乡下给人当牛做马吗?那还不如嫁到县里商户人家呢!徐婆子,敞开门说亮话,大家去外头找过事,没一个成的。那些酒楼一听是林府出来的,嫌我们手脚不干净,你懂这是什么意思。”

手脚不干净?无外乎背主,或者偷拿偷吃,沾哪条酒楼都不肯要。

“你们去远一点的县里开个小饭馆应该不成问题吧。”徐婆子不信,一个大厨怎么可能没人要,又不是普通伺候人的小丫头。

“你斗得过地头蛇?三天两头闹腾再常见不过,不然我祖辈也不用卖身进荣国府。一切重来的话,只能从小本生意做起,一天几十个铜板那种,吃口肉都嫌不够,家里的手艺没有食材练,下一代能不能做个大厨,谁又说的情况。”

想来想去,不回荣国府,就没有一条好路可以走,反倒新太太那边还能看到一丝希望。

徐嬷嬷不看好薛元娘,实在想不到好法子。

“那怎么办?我一个孤寡的,更不知道怎么过活,难道我还要嫁人,去伺候人家一家老小?”

想想那个场景,徐嬷嬷全身战栗无法忍受。

气氛正低迷之时,一个帮厨的小媳妇突然站起来。

“婆婆,之前你不还说荣国府想让太太多收礼吗?平白放着那么多好处不要多傻呀。”小媳妇一席话,大家还没听明白,她又接着笑道。

“太太若是多收礼,家私轻松翻几倍,荣国府家大业大,还怕她们孤儿寡母翻出天来?能留个去处给他们,都算荣国府心善。正好徐嬷嬷也在,有了银子,帮新太太置办酒楼,有林府太太的招牌在,咱们酒楼能立得住。”

张厨娘哑然,又觉得很有道理:“你继续说。”

“那媳妇就继续斗胆了。老爷家私是不菲,跟盐商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太太若是能多拿一些,老爷跟外面也不至于死犟到底,敏太太品格高洁,不愿同流合污,新太太没见过世面,迟早会收,也迟早会越收越多,后面即便清算,也是太太的问题。”

谈到收礼、老爷和盐商这种事,大家下意识屏息,林家闹到这步田地,还不适银子和官位害得,若是老爷做得是户部侍郎这等官职,荣国府绝不会如此决绝。

“琏二爷过来处理后事之时,银子比现在只多不少,还都是现银。咱们有个赚钱的酒楼生意立在那儿,每年能交一两千银子,只需要琏二爷将咱们的身契带走,他何乐而不为呢?到时候咱们又能扯荣国府的招牌,一点不费事。”

“好主意!”徐嬷嬷拍手叫好,“张厨娘,你这媳妇心思活络,前后想得明明白白,而且老爷若是知道太太收礼,太太在老爷那儿就不会再有任何颜面,那孩子的前程有限了。”

尤其跟敏太太一对比,一个是天上的月,一个是地上的泥,不可相提并论。

“是啊!开春不是又要发盐引,你让太太多收点礼。府里有新太太,办一场宴席合情合理。老爷若是不让办,去外头上上香,厢房里门一关,多收少收太太自己说了不算,到时候银子只多不少……”

“行,那就这么办!”徐嬷嬷又刻意看向其他几人,“你们的意思呢?”

“这条路可以走,赌一把不费事!”几人纷纷点头,“咱们得听荣国府的,日子却还得过不是?又不算背叛!我不信荣国府不想要翻倍的银子,非得一根筋去弄死她们母子。”

张厨娘笑着盖棺定论。

“那说好,咱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好处人人有份,跟那群去荣国府的不相干,孩子的事先不告诉她们,省得事情没一撇,被她们拿去邀了功!”

在场所有人尽皆点头。

张厨娘再次望向徐嬷嬷:“那我们先去观望一下,哪里开酒楼比较合适,徐婆子,你得尽快,早办早好。”

“放心,新太太小门小户的,银子没摸过多少,抵挡不住这个诱惑,她一准听我的!倒是你们这个酒楼靠谱吗?手艺都……”

“你这徐婆子,瞧不起谁呢?咱们可都是能接驾的大厨,什么席面没做过?酒楼那些普通席面还能不会做?再讲究的菜,咱们研究研究也能做出来,谁家没个压箱底的好菜?”

“就是!外头酒楼的那几个招牌菜,咱们一早研究得清清楚楚,连食材是那儿进的都一清二楚,除了御厨外,咱们要分一杯羹,还有人反对不成?”

“徐婆子,咱们就算再差,那群盐商不得巴巴得上门来吃?更何况咱们这手艺,你直接试试看,觉得怎么样?”

徐婆子被她们塞一嘴肉包子,满嘴肉香味,包子皮软糯香甜,吃一口她都觉得自己饿坏了。

“好了好了,我就多了那么一句嘴,看你们给气的。我赔罪行了吧。老姐姐们,府里还有其他有手艺的人吗?”

徐嬷嬷也动了心,不自觉步子迈大一步道:“咱们人多起来,荣国府指不定更上心,要是能再把咱们都收回去,在扬州当掌柜的,不也挺舒坦?比伺候人强吧。”

“有的!针线房的李氏,还有她媳妇,手艺好得很,听说当初是宫里出来的,一直在王府府邸伺候,后来府邸封给荣国府,一道留在荣国府做下人。”

“还有伺候花草那个老刘,侍弄花草更是一绝,你肯定知道,也是王府出身,什么名贵花草不会弄?那几个老匠人,泥瓦木工都不差,老太太当初很疼太太,留了不少好人给太太,可惜用不大上,跟你待遇差不多,你看着筹办吧。”

“行,新太太那里我去搞定!”徐嬷嬷重重点头决定好,“现在给弄个鸡汤锅子,那没见过世面的馋丫头三令五申要着呢,今儿不给,赶明儿记着账全给你们换咯。”

“鸡汤锅子而已,没见过世面,一下子的功夫,洗点菜就行。你再把这锅新出炉的豆腐皮包子一并带去,太太肯定没吃过。”

一婆子手脚麻利将熬煮多时的鸡汤去油装入汤盅,锅子菌子和肉片帮厨们一道忙,张厨娘洗净手,挑出一条不大不小的新鲜鱼,三下五除二料理干净。

鱼头鱼尾过一遍油水炸成焦黄色,分列鱼盘两边,萝卜丝放底下坠着,薄若蝉翼的鱼片层层叠叠摆上。

没花多长时间,一盘研制羊肉片和一盘鱼肉片就做好了,徐婆子看得连连称奇,难怪那么自信可以去外头开酒楼,单论刀工,就是超一等的。

“行了,拿走吧,咱们得合计先弄点招牌菜出来,招牌菜都得费时费力做得新奇才行。”张厨娘将食材都装好在食盒里,“咱们说好的,别到时候不认账!”

“放心,我肯定搞得定新太太。”徐婆子不怕她们不答应,说到底一个孩子没长成之前,哪能撼动荣国府的大树。

一屋子人心领神会目送徐嬷嬷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