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你真的好厉害呀。”沈白露的双眼都快变成星星眼了,眼神里面满是崇拜。
别说什么小孩不懂事,三四岁的小娃知道的也不少了。
至少沈白露就知道,她婆婆可有一手厉害的本事,周围所有的爷爷奶奶都特别佩服婆婆,对婆婆很是尊敬。
因此,连她都沾了不少的光。
对上沈白露那纯澈的不掺任何杂质的视线,沈玉英不由得低低咳嗽几声,艰难地抑制了脸上的笑意。
“也没有那么夸张,我的手艺也是跟我师傅学的,还是差了很多。”她谦虚道。
“婆婆,那我什么时候可以跟你学本事呢?”沈白露期待地问。
“白露,你还小呢,不着急,等你长大些婆婆再教你。”
沈玉英的声音温柔,慈祥地摸了摸白露软乎乎的头发。
沈白露小鸡啄米一样地点头,眼神里面浮现出期待的光:“婆婆,那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她真的很想学本事,成为一个像婆婆这样厉害的人。
小孩子藏不住心事,想什么都写在脸上。
沈玉英看出了沈白露心里的想法,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心虚之意。
但很快,她又理直气壮起来。
她说错了吗?她没说错呀!谁说坑蒙拐骗不是一种本事呢?
要是换个旁人,谁能让附近的老头老太太们都对她深信不疑?这也是她沈玉英的能耐呀!
想到这里,沈玉英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丁点的心虚如同阳光下的雪花一样,消融于无形。
沈玉英和沈白露两人回了家。
她们的家并不在双寨村村民们聚集的地方,而是另一处偏僻的山脚下。
如今正值初春,绿草如茵,远远看去,整座山都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像是被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帷幕。
山脚下,一栋漂亮的青砖大瓦房坐落在这里,窗明几净,空间不大,却里里外外打扫得很干净。
门口有潺潺小溪穿流而过,可以嗅到清新的草木香气,混着悠悠袅袅的花香,好一处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
沈玉英没有种蔬菜,也没有养鸡鸭,但她家的蔬菜和鸡鸭是从来不缺的。
双寨村的村民们热情,沈玉英的身份又特殊,因此,村民们总是隔三差五的便送许多过来。
光沈玉英和沈白露两个,根本吃不了这么多。
“天色也晚了,今天晚上吃面疙瘩汤怎么样?”沈玉英牵着沈白露,轻声询问她的意见。
小女孩攥着婆婆的手,抬脚摇摇晃晃地跨过了门槛。
听到面疙瘩汤,她的头顶好像冒出了两只毛茸茸的耳朵,轻轻地晃动着,开心极了。
“好的好的,婆婆,我想喝面疙瘩汤!”沈白露的声音脆甜。
沈玉英的手艺还是相当不错的。
锅灶上,开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她揪了一个个面疙瘩放进去,等差不多熟了,又放了一把从地里刚掐的新鲜的小青菜。
婆孙两个坐在厨房的八仙桌上,美滋滋地享用起了今天的晚餐。
沈白露吃得头也不抬,粉嫩的腮帮子鼓鼓囊囊的,幸福地翘起了脚。
她吃一口面疙瘩,抬头看一眼坐在对面的沈玉英,只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小孩儿。
有全世界最好的婆婆,还有整个双寨村最美味的面疙瘩汤,她真是太太太幸福啦!
沈白露满足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眼睛笑成了月牙。
……
驱邪招魂这种活儿也不是每天都有,从胡金宝那一事结束后,沈玉英便清闲了几天。
只是她也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不用外出,她便在家里收拾杂七杂八的东西,以及她那一套装备。
沈玉英做神婆,用得最多的主要是两套工具。
一套是从她师父——上任沈仙姑那里传下来的桃木剑,另一套便是用得最多的平安符。
除此以外,便是零零散散的红布之类。
沈玉英还养着个小孩呢,花钱自然不能大手大脚。加上为了保密,她大多是从镇上扯了大块的红布,买了大张的黄纸,带回家后自个儿裁剪。
这个时候,沈白露便是她最好的帮手。
第二日是个大晴天,艳阳高照。
灿烂的阳光铺洒在地面上,碧绿的草叶青翠透亮,散发着勃勃的生机。
后院里,沈玉英用剪子把大块的红布和黄纸剪成规则的长方形,沈白露则在旁边迈着小短腿,将剪好的红布和黄纸分别一张张叠放起来。
做神婆这一道也是有讲究的。
如今,同行的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
沈玉英便想了个法子,只要是从她手里出去的东西,总得打个独特的、属于她的标记。
但她文化不高,复杂一点的也做不来。
于是思来想去,她便在红布或者黄纸的右下角写了一个小小的拼音字母“s”,代表她名字里第一个字的拼音字母。
从沈白露懂事后,这项工作便被她接了过去。
小姑娘扎着可可爱爱的羊角辫,小手粉粉嫩嫩的,拿着一只炭笔,将剪好的红布放在桌子中央,认认真真地在右下角画了一个“s”。
一块、两块、三块……
等凑足了十块红布,沈白露便将这布条扎成了一团,放在另一边早已准备好的红木箱里。
就在小女孩认真画“s”的同时,一点微不可见的金光从她的笔下流入那块红布的表面,晕入了深处,再也看不见了。
但后院里只有她们两人,沈玉英正在低头剪着一张大黄纸,也就没看到这神奇的一幕。
沈玉英抬头的时候,只见金灿灿的阳光洒落在沈白露的身上。
她的睫毛长长翘翘的,像是两把小扇子,被镀上了一层金光,给人一种莫名神圣的感觉。
小女孩整个人都在朦胧的金色光影里,一眼看去,恍惚间竟真好像天上下凡的小仙童似的,有种旁人不可亵渎的神明感。
但很快,小仙童抬起头,脸蛋红扑扑的像是个苹果,笑容明媚,脸颊上浮现出两个小小的梨涡。
那股未知的神圣感瞬间消散于无形,只剩下可可爱爱、让人忍不住欢喜的精致。
沈玉英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想法丢了出去,不由得失笑。
她真是神神叨叨的话语念多了,竟会产生这样的错觉。
其实呀,像沈玉英这种做神婆的,反而是最不信这种乱七八糟的,这些不过都是些封建迷信罢了。
她低着头,继续裁剪剩下的黄纸。
沈白露灵巧地从儿童专用座椅溜下来,抱着那一团叠好的红布,蹬蹬蹬跑到沈玉英旁边求夸奖。
“婆婆,你看我画的好不好?”
红布大概二三十厘米长,右下角有一个黑色的“s”,并不特别显眼,只有凝神细看才能发现。
沈白露还不会写字,但是她态度端正,画得仔细,那“s”标标准准、规规矩矩的,还透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
“白露真厉害!”沈玉英竖起了大拇指,毫不吝啬地夸赞。
得了婆婆的夸奖,沈白露忍不住开心地笑起来。
小女孩笑声清脆,像银铃一般,在地上欢快地打了个滚儿,又朝着远处去了。
沈玉英将全部的大红布和大黄纸剪裁好,沈白露又在每块小红布和小黄纸的右下角画了个“s”。
接下来,便是最艰难的画符箓部分了。
红布不用加工,只需要叠放在箱子里放好,随手在口袋里一揣,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便可。
但黄纸却不行,还得另外一张张地画上特定的符文。
双寨村到底只是个小地方,沈仙姑这个名头传了好几代,但会的也就那么几种。
到了沈玉英这里,她画的最多的就是平安符,其他的都很少涉及。
别看这好像只是简简单单的鬼画符,似乎每一张都有这儿那儿的差别。
但其实,鬼画符也是很有门道的。
比如说,你要是画个什么桃花符驱邪符,人家用了一点效果都没有,过来找你麻烦可怎么办?
但是,平安符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平安符是保平安的。
如果一直顺顺利利,自然就是平安符的功效;若是遇到了什么意外受了伤,那也是平安符的功效。
说不准,原本会是什么大伤,只是被平安符挡了一道,于是只是变成了小小的意外。
这一套一套的,沈玉英可是整得明明白白的。
都说熟能生巧,别的符箓先不说,这平安符沈玉英画了得有成百上千张了,可谓是信手拈来。
从起笔、落笔到收笔,每一步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绘制的成品也是越来越有那个样儿。
虽然不一定真有功效,但表面看起来却是足够唬人的。
沈玉英一边画着,一边还有些走神。
真要说起来,也是奇了怪了,最近这两年,平安符的销量意外的好。
往年,偶尔还有几起闹事的,都是沈玉英花言巧语才糊弄了过去。
但最近,无论是谁拿到了平安符,都是一嘴的夸赞,说这平安符有效果。
要不是沈玉英知道自己没动手脚,还以为是自己请的托儿呢,用现在的话说,时髦点,那叫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