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换嫁东宫 > 第2章 噩梦重现

第2章 噩梦重现

“去的人都有谁?”

景氏扫过那些料子和头面,看向女儿,示意她按照心意挑几件欢喜的。

崔苡茉明白她娘的意思,这些料子说不上顶好,但也是来自江南一带盛名的织染局,在侯府里仍是上乘,换做不如侯府的世家,艳羡都来不及。

真要讲究的话,最好的料子其实还是属宫里,她娘有一品诰命夫人礼遇,箱笼里的料子有不少是宫里赐的。不过府里每房的嚼用都是固定的,她们若是不要,就便宜了别人。

卢嬷嬷见五姑娘选了织金缎和青白金丝凤穿花卉苏罗,以素雅为主,羊脂柔荑从眼前掠过,挑了两件镶珠宝蝶恋花金簪和一对金镶玉嵌宝茄子耳坠,淡淡的西斋雅意香扑鼻,又随之消散。

卢嬷嬷目光追随那柔荑,听到问话赶忙收回视线,回道:“回大夫人,除了五姑娘,还有二少爷和四姑娘。”

至于长辈人选,自然是如今当家的崔侯爷和冯氏,这是卢嬷嬷没说的,景氏也清楚如今她已经不适合抛头露面。

她淡声道:“那就这样吧。”

卢嬷嬷让裁缝去给五姑娘量尺寸,量好后便带着人乌泱泱离开了辞忧院。

崔苡茉跟着景氏进了屋里,屏退左右,“娘,茉儿过去能做什么呢?”

这是她不懂的,长公主的宴席二叔二婶夫妻两代表侯府过去,而她一个大房的孩子跟过去难道不奇怪么?

景氏自然有她的考量,“你父兄离去,这个家当家的不再是我们大房,我们去赴宴的确没这个必要,但娘放心不下你的婚事。”

崔苡茉沉默,柳眉凝着淡淡忧思,片刻后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身体从出生时就虚弱,常年需要喝药疗养,祖父特意为她订下了与三皇子的婚事,说是待太子登基后,三皇子将来要去封地当藩王,她跟过去,当个闲散王妃,安安稳稳度过一生,总好过嫁进宫里面对后宫的浮浮沉沉。

谁知三年前父兄接连去世,她伤心过度,眼看身体越来越差,老太君就送她去容山寺养病,以及在那边为过世的父兄悼念祈福。

她在那待了整整一年,身体倒是养好了些,今年七月,老太君派人接她回来,因为再过三个月她就得嫁给三皇子。

本来父亲在世时,她是嫡女,与三皇子的亲事也算得过去,然而父兄去世,二叔承爵,二房冯氏的嫡出一脉在外人眼里显然更值得往来。

若不是有祖父的承诺和娘亲的一品诰命夫人撑着,她的婚事可能就黄了。娘的意思是希望她与三皇子多走动,增进感情,免得徒生枝丫。

“娘,女儿明白了。”

瑞锦院。

卢嬷嬷带着人回去给冯氏汇报,冯氏撑着额头听着,听到景氏只是问了哪几个孩子去长公主府赴宴,挑了挑眉。

“大房那边没意见?”

长公主设宴,届时她和崔侯爷带着几个孩子过去拜访,就没她大房的事了,除了个五姑娘。本来她还不想带五姑娘去,那天她和崔侯爷说了这件事,带五姑娘过去多不方便呀,没承想崔侯爷当场冷了脸,让她大度点,说什么那是他大哥在世上唯一的孩子。

冯氏一想到这事,怄气得吃不下饭,她还不够大度?这三年大房的嚼用她克扣过吗?有少过大房一次份例吗?凭什么说她不够大度。

后来还是崔侯爷劝她再忍忍,最多三个月,忍到五姑娘出嫁,以后就不用操心多一个孩子了,冯氏才消了点气。

卢嬷嬷恭敬地弯下腰凑过去,顺势而缓慢地摇了摇头。

冯氏忽然心情大好,看来景氏认了这个命了,不在她这个主母面前争了。方才在院里她还有些忐忑呢,怕大房也要过去,到时候风头就被大房抢了去。毕竟过去十多年,那些世家夫人小姐来往交际的都是大房,认的也是大房这个翰林府嫡女。

相比较之下,她的娘家只是钦天监监正,就稍显得不够看了。

就在这时,冯氏的大丫鬟金珠突然匆匆过来,“夫人不好了,四姑娘她又做噩梦了!”

冯氏一听,赶忙过去看看怎么个事,一进女儿的闺房,冯氏就看到她的四姑娘崔方仪额头冒汗,看到她这个娘,登时扑到怀里,身子抖得不成样。

冯氏扶着女儿的肩头坐回到床榻边,心疼问:“怎么了?”

崔方仪躲在她怀里一直不说话,半盏茶后才缓过来,冯氏叫退了卢嬷嬷,直到屋里只剩下冯氏和她,崔方仪才哽咽开口。

“娘,我、我想要三皇子的婚事,你帮我和五妹妹调换好不好?”

这一开口把冯氏惊得不轻,“孩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娘,你帮我你帮帮我……”

崔方仪泪水涟涟,知道她爹娘准备在这次长公主宴席上给她和太子牵桥搭线,长公主是太子的姑母,如若不出意外,她将会在这次宴席上得到长公主的首肯,两个月后嫁给太子。

梦里,嫁给太子后,他们没有半点恩爱,犹如一对怨侣,太子宁愿在乾清宫批阅奏折都不愿与她共处一室,久而久之,她成了六局一司宫娥和太监嘴里的笑料,成了大周朝最大的笑话。

太子坐上帝位只顾着朝廷,任凭她怎么闹,得到的只有太子阴冷的眼神,警告她别闹得太过分。她敢怒不敢言,即便有再大的怨气也只能往肚子里吞。

可不知怎的,三皇子竟然起兵造反了,一路杀进宫里。她同宫女往外逃,还没走出大门就被擒住,狼狈地被押送至奉天殿。

她现在还清楚记得,五妹妹站在龙椅旁,请求让三皇子留她一条命,让她后半辈子都在冷宫中度过。

她在冷宫中熬过了一年又一年,熬到两鬓发白,形如枯槁,不止一次后悔过嫁给太子,直到某一日,她在烟火喧闹声中巍巍颤颤醒来,旁人告诉她,那是五妹妹过寿,儿孙满堂,她当上了太皇太后。

这个梦从一年前就出现过几次,直到五妹妹去容山寺后才没再出现,那会她还小,以为只是个昙花一现的噩梦。

可就上个月,自从五妹妹从容山寺回来后,她又开始做起了这个噩梦,而且愈发强烈。

她甚至能从梦中感受到那个自己,死前产生了羡慕,极大的羡慕,羡慕到含憾而终。

一声尖叫后,金珠跑出去,引来了娘亲,她才堪堪没那么害怕。可她的手却还在抖。

冯氏没察觉女儿说的是“调换”,以为自己想要她嫁给太子的事已经同女儿说过了,斥责她:“你在胡吣什么?三皇子有什么好,他再好能好得过太子?”

在冯氏眼里,嫁给太子比嫁给三皇子不知好多少,那可是大周朝太子,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她女儿如今是侯府的嫡女,上头还有个哥哥,将来也是要承袭侯府爵位,可以说娘家的底气足得很,足够她去攀附太子这样的高门。

当然,换做以前,她是不敢想的,毕竟只是侯府二房,但如今不同了,她的女儿可以谋比大房更好的婚事。

冯氏看着女儿,只觉得女儿目光短浅,更觉她这般乱来,只会让她这个当娘的不懂管教。

五姑娘的婚事是祖父给她亲自许下的,又有个哥哥在镇守交趾时英勇赴死,功名在身,圣上怎会允许他的胞妹受这种委屈。

若真听了她的话,让崔方仪代替五妹妹出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都是事小,单单是三皇子那边就交代不了。

万一扣个霍乱宫闱的罪名,她们可就到头了。

崔方仪见冯氏说什么都不肯,悲从中来,“娘,我不喜欢太子,你不向着我,我、我去找祖母求情——”

话刚说出口,就被冯氏呲了一顿。

崔方仪这才老实了一些。

冯氏到底还是心疼女儿,苦口婆心劝说:“五姑娘嫁给三皇子那是祖父一早就订下的婚事,圣上也知道,娘哪有那么大的能耐替你瞒天过海。你现在是侯府嫡女,值得更好的,爹娘准备给你和太子搭线,这次长公主设宴就是一个好机会,日后你就是做皇后的命,你这些想法可不准再有了,还有,方仪你这性子也得收一收了。”

听到冯氏说打算在长公主宴会上给她和太子搭线,崔方仪眉心一跳,脸色煞白,又……又和梦里的一样了。

冯氏见她脸色难看,叹了口气让她好好休息,出去后又让卢嬷嬷去安排小厨房炖点养神的汤送过来。

炖汤送过来时,崔方仪还没回过神来,只是坐在桌前出神盯着,脑子一片混沌。

直到二哥哥崔元良出现,冷不丁拍了她肩头,“四妹妹你看我刚捉的蛐蛐怎么样?”

突兀的一拍,险些将崔方仪吓出魂来,她抬头看向胞兄,崔元良平时最爱的就是出门斗蛐蛐。此刻他嘴上正叼着一根草杆,手里端着一个蛐蛐罐,宝贝似的放到桌上,眼睛一刻不离蛐蛐,屁股自然而然黏上了凳面。

“二哥哥……”

“嗯?”崔元良头都不曾抬一下,口哨声从嘴缝里溜出来逗弄蛐蛐。

崔方仪想到无论自己如何哭诉,冯氏都不肯答应她的请求,心里一阵难受,她也想过去求祖母,但细想也晓得祖母恐怕也不会同意她抢走五妹妹的婚事。

至于她爹,就更不可能会为了她而得罪那么多人。

可是那个梦又扰得她心神不宁,崔方仪看向她的胞兄。

“二哥哥,我不想嫁给太子。”

崔元良这才看向他妹妹,愣了会,“娘想把你嫁给太子?”

崔方仪将冯氏准备为她和太子搭线的打算告诉他,向他哭诉,“二哥哥你帮帮四妹妹,四妹妹不想嫁给太子。”

崔元良思忖,他在国子监念书时就常听说太子性情古怪,从不和其他皇子相处,即便远远看到他的步辇,都能感受到他的阴沉。

听说东宫的下人每日战战兢兢过活。

这一想,太子确实不是四妹妹的良缘。

崔元良突然想到只要在宴席前先把四妹妹许配出去,不就能避开与太子的姻亲?

“这好办,四妹妹,你喜欢谁,让娘去找媒人,提前把你许配出去。”

崔方仪有些支吾,崔元良当她是害羞,脑子里想了好些世子少爷的身影,“四妹妹,你不说,二哥哥怎么给你想办法?”

崔方仪不说话了,过了好一会才道:“二哥哥……我想要嫁给三皇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