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每天都有古董在向我爆料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木兰寺位于郊外山间,鬼市就开在木兰寺后面的一处废弃厂区。

厂区外亮着灯,昏暗的光晕照入口长满青苔的水泥路面上,路面上被来回碾压出道道车印。

江溪她们将车停在远处,跟着老周顺着车印往里走,入口有一道锈迹斑斑的铁皮大门,门边有人守着。

老周拿出邀请码递给对方瞧了瞧,又指了下江溪和李秋白:“这俩人都是我的顾客,我特意带她们来长长见识的。”

守门的壮汉打量二人一番,确认没问题后递给两人一块硬币大小木牌才放两人进入。

江溪进去时,注意到还有人站在外面,不被允许进来,还真需要人领着才能进去,还好没有冒冒失失的自己过来,“怎么这么严格?”

老周解释:“以前不严格的,谁都可以来,但后来有买家卖家被盯上被抢,所以规矩就改了,第一次得有人领进来,熟人带进来可以筛选下人品。”

鬼市还管售后?怎么感觉怪怪的?江溪低着头跟老周朝里走,里面灯火阑珊,星星点点的光影汇集成一片热闹鬼市,人来人往的,显然鬼市已经开始了。

老周指着前方密集的摊位,“你们自己逛吧,看中了就用这个木牌登记付钱,对了,离去时你们要把牌子还回去。”

说完他便匆匆走了,丝毫没有推销的意思,江溪把木牌对着光看了看,只是一块普通木牌,但上面有个编号,“他应该是按这个木牌抽成。”

阿酒叉着腰,像只大狼狗似的冲着老周的背影龇牙:“黑心老登,我就知道他没安好心,我去偷偷拔他脑袋上的毛。”

“阿酒别闹,别忘了我们今晚的目的。”江溪抓住阿酒后衣领,朝前方古玩摊走去,“阿酒你帮我到处看看,发现年份高的古玩或是物灵立即告诉我们。”

“你等着,我现在就去找。”阿酒很乐意帮江溪的忙,转身跑向一个摊位,仗着没人看到他,旁若无人的走到每一个物件面前问:“你会说话吗?”

没有回应会换下一个,一个摊位一个的问了过去。

阿酒很能干,让江溪省了许多力,她叫上李秋白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慢慢逛,这些摊上的古玩成色比送仙巷古玩市场好许多,“这里真不错,陶罐、花瓶这些虽没多大价值,但都是有年月的。”

“那里好多人。”李秋白指着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一处古玩摊,声音嘈杂,似乎淘到了好宝贝:“我们去看看?”

江溪隔着人群往里看去,发现大家正围着一只通体如意花纹的圆柱形的盒子,上面还镶有珍珠、绿松石和红宝石,通体金光闪闪,非常奢华。

有识货的买家说:“这是一只用黄金制造的金曼扎,是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我瞧着它和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那只金曼扎好像一模一样。”

“博物馆那只金曼扎早就被盗了,你们说是不是就是这一只啊?”

“真要是那一只?我们撞大运了!”

“听说上次有人在鬼市上淘到一件拍卖级别的古画,难道这次也要出一个上亿的金曼扎了吗?要是真的,我们就发了!”

李秋白看得眼睛都直了,他爷爷这两年开始信佛,买一只金曼扎当寿礼好像也不错:“江姐姐,你觉得怎么样?”

江溪摇了摇头,压低声音告诉他:“别激动,我瞧着是仿照的,虽然少了意义,但实实在在的黄金、宝石还是值一些钱的,你确定要吗?”

家里不缺黄金宝石,李秋白顿时没了兴趣,转身去前面的古玩摊,摊上有一只粉彩龙凤穿牡丹双耳瓶,瓶身造型规整,设色艳丽,内施白釉,内有大清嘉庆年制的字样。

他小心拿起,对着昏黄灯光慢慢看,中间的凤凰绕在牡丹花纹上,色彩浓艳,四周纹饰饱满漂亮,越看越喜欢:“我知道这个,双耳瓶是嘉庆官窑粉彩瓷器制作水平最好的作品,多少钱?”

老板乐呵呵的比划了一个1,表示一百万。

李秋白点点头,“倒也不贵。”

“江姐姐你觉得怎么样?”

“前面再看看。”江溪捏了捏眉心,难怪老周主动免费带他来。

等走远一点,她才低声和李秋白说:“你知道粉彩龙凤穿牡丹双耳瓶收藏在哪里吗?你就敢随便乱买?”

“真品现收藏在博物馆里,这如果是真品那就是偷龙换柱来的,是犯法的。”

就算不是博物馆里的,就算是同一时期的同类型真品,品相这么好的怎会拿来鬼市?拿去拍卖不香吗?江溪不用细看都知道是假的。

“大傻子又想瞎买。”折回来的阿酒嫌弃的白他一眼,怎么有这么傻的人,“没有我们,你迟早亏得裤衩子都没了!”

江溪笑了笑,阿酒话糙但理不糙。

李秋白不好意思的笑起来,“还好江姐姐和小......阿酒你们拦着我,否则我又被坑了。”

阿酒听到他对自己的称呼,轻哼一声,算他识相。

“我答应帮你挑的,你之后跟着我就行。”江溪慢慢往前走,顺道和他讲怎么挑古玩,“咱们来鬼市摆明了想捡漏,捡的就是老板打眼后的贱卖,但前提是我们得识货,当然这必须有长年累月的经验,你若是没有,就一定避开极完美的,越完美越有问题,或者你注意看老板的微表情......”

李秋白听得认真,默默记下,在江溪挑一套古钱币时就特意观察了老板的神情。

江溪在一堆古钱币里挑选着,里面大部分都是康熙年的钱币,正面铸刻着康熙通宝四个字,背面则分别刻着宝泉、罗汉、满汉、背西等字样,宝泉指北京户部宝泉局制造,罗汉是祝寿钱,其他都是有特殊意义。

品相好的罗汉、满汉、背西等几种价格相对较好,普通的宝泉钱币几十几百,江溪将每一个都拿起来看了看,只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最后选出六枚宝泉钱币,一枚罗汉,另外还有一块同治年的钱币,背后铸刻的是天下太平四个字。

李秋白也跟着挑了挑,期间也一直偷瞄老板,发现老板大部分时候都是心有成算的,目前为止只对江溪拿起罗汉币时肉疼一下,其他都没什么变化:“江姐姐,这是假的吧?从没见过这种钱币,瞧着也挺新的。”

江溪垂眼浅浅的笑了下,老板估计也是相同的想法,所以让她捡了个漏:“但是这寓意挺好的,拿回去挂在屋檐下求个平安。”

李秋白信以为真,“那再选一个?好事成双对吧?”

“也行。”江溪把选好的钱币放在手里掂了两下,语气温和的讲价:“老板,这些个一起五百,如何?”

四周蚊子嗡嗡嗡,老板抬手一巴掌拍在胳膊上,擦了下蚊子血:“那一枚罗汉都不止五百了,你如果都要就1500一起拿走。”

“那就全部660,这枚罗汉钱虽有价值,但品相一般,就算在古玩店价值不会超过500,其他也一般般,二三十一枚差不多,我给这个价已经很实在了。”江溪也跟着站起来,随手扇了扇蚊子,“卖吗?卖我就付钱。”

老板有些为难,说话温温柔柔的讲价却分毫不让,“八百吧,太少真不行。”

江溪算着也差不多,拿手机付了钱,老板又看了下木牌才将九枚钱币给了她,她重新检查了一通,却认没被换过才离开,走远后将自己选中的那一枚天下太平钱币单独装包里。

李秋白见状,后知后觉的问:“江姐姐,那一枚钱币是真的?”

“对,那是宫钱,专门铸造出来挂在灯笼上的祝福钱,很有收藏价值。”江溪心情不错,又要发财了。

李秋白呆住,他以为她真是随便凑数的,没想到真是个宝贝。

还说看微表情,他哪看得出啊?

从前面折回来的阿酒兴奋的喊江溪:“我没有找到物灵,但我在前面看到一幅有些年岁的画,是整个鬼市最大的,但是受损严重,还要不要啊?”

“快带我去看看。”江溪赶紧跟着阿酒过去,走出去几米后发现李秋白还愣在原地,“那个李秋白,你快点啊,愣着干什么?”

李什么白?李白?

四周买家回头望去,结果看到一个卷毛老外乐呵呵的答话。

嘿,现在的老外取名越来越有意思了。

江溪叫上李秋白,跟着阿酒穿过人来人往的人群,绕了几个弯走到一个偏僻角落的古玩摊,一盏四角宫灯挂在旁边,橘黄色的光照在摊上,影影绰绰看不太真切。

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一脸精明的蹲坐在里面,外面蹲着几个老者,几人都戴着眼镜,拿着手电光凑近了观察一副被水浸过的山水古画。

阿酒指着那幅画,“就是那一幅。”

江溪也凑近看去,画的时冬日雪景,山间积雪皑皑,青松伫立,一种天冷山孤的寒气的扑面而来,画得还挺好,只是保存不当,上面出现很多潮湿霉印。

几个老者点点头,“这幅画是百余年前的人仿的,仿的是南宋刘松年的雪溪举网图,构图、点染都还不错,上面印章也很清晰,是个叫刘海林的画家。”

“刘海林以仿古人古画出名,笔触极接近真画,之前仿的一幅春日牧牛图还拍出近百万的价格,可惜他去世的早,早期仿古画被认为是造假不入流,所知保存下来的只有十来幅,都被私人收藏着,没想到今晚能在这里遇见。”

“确实还不错,只可惜被水浸过,墨迹晕染开了一些,页面还泛黄,还有一点虫洞,修复难度很大,价格能不能再便宜一些?”第一个开口的老者很心动,却不敢下手,毕竟修复不好只能砸手中。

老板将古画收回来:“一分不能少,虽然损坏了一些,但还是可以修复的,只要修复好转卖百万也不成问题。”

江溪点了点头,想看看受损程度,或许她还能补救一下,于是上前:“老板,我能看看吗?”

“看吧。”老板不介意。

江溪让李秋白拿手机打开电筒光,她小心拿起画轴,入手时感觉画卷比平常所见的要厚一点,看来装裱技艺一般啊。

她借着光再仔细看看,发现装裱的手艺还可以,柔软光滑,好像不是装裱的问题,是纸张本来就这么厚?

阿酒凑过来,贴在她耳边悄声说:“我感觉它里面还有东西,年岁比外面这一层老很多。”

双层的?难怪会厚一点。

江溪轻轻抚过画面,清润杏眼里溢出笑意,不错不错。

“是好东西吧?”阿酒傲娇的扬起肉嘟嘟的脸,“是我找到的。”

江溪点点头,默默给他竖大拇指。

李秋白怔住,你们在说什么?有什么好东西?

你俩别光顾着自己乐,我也好想知道,急急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