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含风殿卧寝内,李世民用尽最后的力气,颤巍巍伸手朝幼子的脸颊抚去,呢喃道,
“稚奴莫怕,有无忌、遂良在,你...不必忧心天下。”(1)
李治含泪将自己的脸凑得更近,好让父亲能省些力气。
然而就在这时,李世民的手骤然从半空坠落,再也没抬起来。
贞观二十三年,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病逝,一代雄主天可汗就此陨落终南山。
...
再次恢复意识时,李世民差点两眼一黑。
他如今所在的地方不是大唐,也不是地府,而是早就不复存在的秦国。
而他,竟成了降生在咸阳宫的秦王之子——
这一世的父亲,是在史书上留下暴虐之名的始皇帝嬴政,而被一道矫诏逼得自刎的公子扶苏,如今是他的同母双生兄长!
李世民足足花了一整天来消化这荒诞的现实。
更让他倒吸一口气的是,其实自己来到秦国已经一年了。
只是先前思绪总是混混沌沌的,每日除了迷糊困睡,便只知懵懂玩乐。直到昨日满了周岁,脑中迷雾才在睡梦间渐渐消退,神思再次清明起来。
也就是说,在他压根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在秦国,当了人家整整一年的顽劣儿子和弟弟。
故意尿在秦王朝服上也尿过了,搂着芈夫人嚎哭耍赖也耍过了,按着扶苏哇哇胖揍也揍过了...
现在开始假装跟他们不熟,重整矜持还来得及吗?
殿中烧着火墙,熏得怕热的李世民小脸红扑扑的。
他悄悄挪开些紧挨着自己的扶苏,掀开被子露出一双小短腿,头疼地闭上眼睛。
隔着生死与时空的距离,大唐恐是回不去了。现在自己又成了一个稚子顽童,接下来,该如何度过漫长的尴尬童年?
这时,一道身影无声制止了宫人的问候,步伐平稳地朝床边走了过来。
专心想着心事的李世民并没察觉。
直到一阵若有似无的沉香味钻进鼻尖,他才下意识陡然睁开双眼——
昏暗的烛光下,正对上秦王漆黑俯视的眼睛。
对方伸到他鼻下的一根手指,也还没来得及收回去。
四目相对,李世民沉默了。
这种事他也悄悄做过,因为担心孩子们半夜会突然没了呼吸。
但...这像是秦王嬴政会做的事?
秦王似是没料到李世民会醒,盯着他沉默着。
没办法,谁辈分低谁矮人一头,李世民只好先低低喊了声“阿父”。
但他咽下了那句本该问出口的“你在做什么”,秦王多少也是要面子的吧?
秦王“嗯”了一声,若无其事把李世民专门露在外面的小短腿盖好,又给扶苏掖了掖被子。
然后,他把李世民放在外面的手也塞进被子里,声音淡漠低沉,
“小孩睡觉要把眼睛闭上,不可踢被子,不可睁眼玩。”
李世民假装没看懂他在用忙碌来掩饰尴尬,认真点头,
“好的,阿父。”
说完立刻闭上了眼睛。
没办法,心绪现在还很乱,巴不得秦王快点离开。
但他忘了一件事。
众所皆知,秦王有两个孩子,一个很调皮,另一个更调皮。当更调皮的李世民,突然变得这么乖巧听话时,秦王很不适应。
于是,李世民发现自己的左脸,被轻轻捏了一下,又一下,第三下...
他这下总算明白了,先前的自己为何总会故意尿在秦王身上?呵,因为那是孩童最本能的反击。
他无奈重新睁开眼,不满地瞪向秦王,眼中的意思很明显——
你到底也是做父亲的人了,就不能多少懂事些吗?
还不快住手,我要睡觉了!
可惜李世民如今只是个幼崽,还是长得格外机灵可爱的幼崽,他往日这副不怒自威的神色,落在秦王眼中却变成了:
我儿今日果然不对劲!
在他心中,次子世民一直是炽热张扬的性子,胆大得如同初生牛犊般无所畏惧,热烈得像七月间最火热的骄阳。
这样一个蓬勃得让人喜悦的孩子,今日究竟是受了什么委屈,才会连被捏了脸蛋也不敢反抗,只敢睁着一双水润扑闪的大眼睛,可怜无措地望着他!
秦王垂眸掩饰眼中神色,难得地主动蹲下身来,隔着床栏,轻轻揉着李世民的软发,
“世民,告诉父王,是谁欺负你了?”
李世民闻言心中一动,秦王怎么会下意识认为,有人敢在咸阳宫欺负他的孩子?
这时他突然想起来,在自己半岁后较为清晰的记忆中,秦王几乎每天都有空来陪他和扶苏玩耍。
而就算绞尽脑汁回想,他也想不出从秦王口中听过什么朝堂大事。
这很不对劲。
史载秦始皇“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宵衣旰食勤于朝政的君王,(2)
就算年轻时再如何沉浸初为人父的喜悦,也绝不会放任自己疏远政务甚至绝口不提。
更何况,现在是秦王登基的第九年,已经满了二十二岁的他就算尚未举行冠礼,于情于理,朝中大小事务,也该逐步移交到他手中了...
除非,秦王这时期在朝中的真实处境,要比史书上记载的更为举步维艰。
不过算算时间,那场会把吕不韦拖下水的嫪毐之乱也快来了...
李世民带着诸多困惑,继续一眼不眨地盯着秦王——
可是,秦王为何要同意封嫪毐为侯?
他到底知不知道赵太后与嫪毐的私情?
那场荒谬的蕲年宫叛变,究竟是嫪毐的异想天开,还是秦王将计就计的剿杀之局?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一时,室中只听得到扶苏的香甜呼吸。
但从秦王的角度看来,孩子已然被吓得蔫头耷脑的了,不但不敢说出罪魁祸首,还一直小心翼翼在看自己的脸色!
秦王很生气,他已经猜到是何人了。
吕不韦愈发跋扈,是真想一世摄政握权,以大秦朝堂为囊中物不成?
他强行压下怒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温和几分,轻轻抚着李世民额间碎发,
“别怕,你知道蒙骜老将军吗?”
李世民不喜欢别人摸他脑袋,扭着脖子躲了躲,
“知道,阿母说他是四朝老将,一生忠君报国。”
秦王立刻就关注到另一件事,默默数了数,
“九个字。才过了一日,你说话竟如此利索了?”
虽然世民开口说话比扶苏早,但他记得,这小家伙昨日还只会两三个字的蹦。
难道是被吕不韦吓的?倒也还算...意外之喜。
李世民一时忘了模仿昨天的自己说话,就被秦王逮了正着。
本想寻个借口遮掩一下,转念一想,何不趁机摆脱往日的幼稚形象?
于是,他努力绷紧肉乎乎的脸庞,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严肃又可信,沉声道,
“阿父,我现在已经是一周岁的大孩子了,若按颛顼历的十月岁首来算虚数,我早就满两岁了。只要不是傻子,哪个两岁的孩子说话能不利索呢?”
呵,那个连话都说不明、还非要强词夺理的小家伙又回来了。
秦王心中阴云顿散大半,面上却恢复了冷漠,
“不错,看来你阿兄确实是个傻子,都已经两岁了,连阿父还不会喊...”
话音还没落,扶苏不知梦到了什么,突然喊着“阿嘀嘀嘀”滚了个身,他熟练地闭眼胡乱摸索着,终于扑上来紧紧抱住了李世民,终于安分下来了。
巧的是,他这大幅度的翻身一扑,一只脚刚好踢在了蹲在床边的秦王身上。
秦王握着小胖脚面无表情起身,把扶苏抱回原处。
李世民努力维持着两岁大孩子的矜持,没笑。
有了这个小插曲,秦王不肯再屈尊降贵蹲下来,他高大的身影笼罩在床前,声音清冽继续着方才的话题,
“蒙骜为我大秦战死,子孙亦是忠君爱国之人,蒙氏兄弟精通律法,我原想破格提拔一人进宫担任刑狱文吏。但现在我改主意了。”
他垂眼问道,
“知晓颛顼历的两岁大孩子,你听懂我的意思了吗?”
李世民当然听懂了他的意思,但他担心秦王不懂自己的意思,立马顺着杆子提要求,
“我懂了。阿母说,蒙骜老将军的两个孙子武艺都很高强,阿父先前只想让其中一人进宫,但现在你改了主意,想让另一人也进宫,对吗?”
秦王倏地眯起狭长幽邃的凤眼,居高临下注视着李世民,
“你想让另一个蒙氏子弟也进宫?”
现在从李世民这个角度,隐约只看得到秦王锋锐的下颌线。
这样挺好的,起码他胡说八道起来心理压力小多了。
他一脸真诚地反问道,
“不是阿父自己改了主意,想让另一个蒙氏子弟也进宫的吗?你是担心我和阿兄会被欺负,才让他进宫保护我们的吗?”
说实话,秦王还真没这么想。
但他这下,是真被李世民的早慧惊到了。
他自认资质并不愚钝,生出一个比旁人聪慧的孩童也不稀奇,哪怕这个孩童刚满周岁就口齿伶俐、还能记下几句大人说的颛顼历算法...
毕竟,子肖父不是很正常的吗?
可他没想到,一个刚学会说长句的小家伙,不但真能理解自己拐了弯的长句,还晓得反客为主,主动抛出另一个自己并未提及的问题。
以常理来说,一个刚满周岁的孩童,就算他再聪明,最多也只能顺着自己的暗示,得出“阿父改了主意,想让蒙氏子弟来保护我们”这个答案吧?
殿中再次诡异地安静下来。
这次,李世民没有再主动开口打破沉默。
他毕竟是当过天可汗的战场强者,如果秦王不是他这一世的父亲,如果他的身份有自立门户的必要——
那么,就算如今只是个小奶娃,他也会早早开始谋划布局,好争一争这一统六合的不世之功。
可是现在木已成舟,秦王既然少了一个逐鹿天下的对手,总要慢慢适应他拥有一个比普通人更聪明的孩子吧?
谁让自己以后还有更多惊喜要送给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