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屋 > 她今年三十 > 第3章 师生

第3章 师生

回到家里,阿姨把刚做好的早餐送到桌边,顺便问:“太太中午在家里吃饭吗?”

姜幸雨点开手机日程表,看到两天前加上的两个会议日程,正好都是今天。

一场是上午十点的线上论文研讨,另一场则是开学前的教学工作会议。临近九月,学院里的事也多了不少。

姜幸雨想了想,摇头:“一会儿我去学校,今天就不在家吃了,晚上再回来吧。”

阿姨见怪不怪,这对夫妇除了早餐,很少在家吃饭。

姜幸雨作为京海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平时工作也很充实,线上线下的各种会议、教学任务、项目推进等等,一样不少,大多数时候,她都在学校工作,周末也时不时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其实不比路文初空闲太多,更不是旁人以为的无忧无虑、不必工作的富太太。

吃完早餐,姜幸雨开车到学校。

暑期将近,学生们已在陆续返校,学校南门外的学院路,从隔壁的京海电影学院门口开始就有些堵,一群群年轻小姑娘聚在校门两边,看起来不像是返校学生,倒像是来追星的。

姜幸雨早已见怪不怪,只看了一眼,便赶紧跟上前面的车子,往京大驶去。

隔壁的电影学院是去年才大规模搬迁过来的,虽然也是重点大学,但到底是艺术类专业,整个学校的风气更加张扬、有表现力——比如现在,守在校门口的那些小姑娘,一个个脸上带着克制不住的兴奋和期待。

不过,人虽多,却很有秩序,大多小姑娘都排着队,没有影响学生们的正常进出。

姜幸雨开车从路边经过的时候,甚至隐约听到两个小姑娘兴奋话语里提到了“陈驰”两个字。

她有点怀疑自己酒还没醒,居然到现在还会想起那个男孩。

到学院时,有不少老师也来了,都是为了下午的会和即将开始的新学年做准备的。

姜幸雨在走廊上和同事打过招呼,便去了办公室,开线上会、吃午饭,接着就是下午的教学会议。

行政那边的小黄摸到她身边,悄悄说:“姜姜,听说了吗?下学期咱们学校大部分课都跟隔壁共享了,今天选课结果就要出来了,这下有热闹看了。”

小黄是负责本科生教务的行政老师,和姜幸雨是本科同班同学,后来也都是系主任林雁旼的门生,关系一直不错。

小黄说的“隔壁”,指的就是刚搬过来不久的电影学院。早就听说两校要有本科合作项目,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要知道京大作为国内排名前十的综合性大学,却一直以行政效率低、手续繁琐而遭到广大师生的犀利吐槽。

姜幸雨点头:“嗯,咱们院里一大半课都开放了。”

“咱们艺术学院的课,应该很受欢迎吧?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几个熟悉的面孔啊。”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风气,现在娱乐圈的孩子们出道挣钱越来越早,电影学院里有好几个经常出现在大小银幕和网络里的孩子。

姜幸雨想起刚才在学院路上看到电影学院门口一排排追星小姑娘的场景,觉得有些麻烦。

“特别出名的那几个应该不会到咱们京大来吧,小孩子光应付专业课都不见得有时间呢。”

小黄觉得有道理,但还是抱着希望:“万一呢?人总要有盼头嘛。”

等老师们都坐好,上面的领导开始讲话,都是常规性的安排和通知,姜幸雨把跟自己有关的记下来,就等着散会。

最后,领导特意提了一句开放共享课程的情况。

“……中午学校系统做了一次维护,现在已经恢复开放,各位老师可以查看各自的选课情况了——有一部分电影学院的学生选修了咱们艺术学院的课程……”

姜幸雨还没动,小黄已经有微信发过来:「姜姜!!!!!快看你的课!!!!!」

“……都是第一次接触,也是全新的尝试,请相关老师做好准备……”

姜幸雨心跳莫名加速,登上学校系统,查看自己那门本科生课程“岩彩艺术与实践”的选课情况。

这是一门选修课,每学期只开放二十个名额,和专业艺术院校不同,京大艺术学院的风格更偏学术,专攻艺术创作的学生很少,学习岩彩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一门课更像是一门偏兴趣、科普类的课程,面向全校有兴趣的同学开放。

大概是登录的人有点多,系统有轻微卡顿,等了几秒,名单页面才加载出来,姜幸雨手指滑动,顺着那张极短的表格快速往下看去。

徐琪祺,葛蓝……

“……务必关注好来自外校的学生,引导他们融入京大的课堂和文化,对于个别‘明星学生’,更要做好沟通工作……”

姜幸雨的手指忽然停住了,眼睛也一下瞪大。

名单的最后,赫然是一个已经有点熟悉的名字:陈驰。

“……有任何问题,我们及时反馈,共同商量解决。”

上面领导的话还没说完,姜幸雨已经无心再听。

屏幕上方,小黄的“尖叫”还在不停弹出,隔着一段距离都能感受到她的躁动。

「姜姜啊啊啊!!!是陈驰,他居然选了你的课!!!」

「这是什么运气啊啊啊啊!」

小黄已经开始把陈驰的百科链接甩过来,姜幸雨深吸一口气,没说自己昨天其实已经看过这些,回道:「万一只是同名同姓呢?」

然而,很快,这个可能性也消失了。

散会以后不久,林雁旼安排好下次组会的时间,临走时,特意叫住姜幸雨。

“刚才学院里特意提醒过来,你课上有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听说是个名气很大的演员,你看到了吗?”

“嗯,”姜幸雨点头,“叫陈驰,我刚才看到了。”

林雁旼是她本科时的老师,也是博士时期的导师,关系一直不错,现在在科研上也给她很多帮助和支持,两人之间说话也没有那么多顾忌。

“既然是年少成名的演员,应该忙得很,你到时候看情况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报上来,我再去和他们协调。”

毕竟是“明星学生”,需要重点关照。

姜幸雨答应下来:“好,林老师,我明白的。”

很快就到九月开学,学院里颇忙了一阵子,好容易处理好各项杂务,新学期的课程也开始了。

周一下午,姜幸雨准备好课上要用的各种矿石、颜料、笔刷、木板、麻纸、金银箔等材料,颇有些吃力地往上课的画室去。

第一次课,材料都是新准备的,今天拿进画室,下次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经过隔壁办公室的时候,正好有个学生模样的清秀女孩出来,看到姜幸雨费力的样子,礼貌地停下脚步:“姜老师,我来帮您拿吧。”

女孩说着,已经主动接过最重的画材篮。

“谢谢你,今天第一次上课,东西比较多,留在教室里,下次就不用这么麻烦啦。”姜幸雨冲她笑着道谢。

学校里的老师分成许多种,姜幸雨应该算是对学生比较和善的一类。

大概是自己上学的时候,对作为学生的艰难感同身受,所以得到教职之后,对学生一直都不错。

路上,姜幸雨和这女孩聊了一会儿。

女孩叫葛蓝,是今年刚刚考进来的硕士研究生,跟的导师就是隔壁的汪茹云。姜幸雨的岩彩课对本科生和硕士生同时开放,葛蓝正好也选了。

还是午休时间,画室里没人,等收拾好画材,才渐渐有学生出现。

都是京大的学生,姜幸雨一边打开教室屏幕,一边和学生们打招呼,提醒他们先在系统中签到。

她面上是笑着的,心里却随着上课时间的临近,逐渐忐忑。

然而,一直到两点整,上课铃响,那个意料中的身影都没有出现。

大概是一不小心选错了吧,哪怕是京大这样的学校,每年也都有学生选错课,或是中途放弃的。

拜徐知怡所赐,姜幸雨也不是完全没接触过演艺圈的人,知道他们的工作分散、零碎,平时专业课都免不了请假,哪里还有空来上这样的课?

她梳理好情绪,看一眼系统中的签到情况,开始新学期的第一次课。

不到二十个人的小课堂,当然要以学生们的自我介绍开始,姜幸雨很认真地记录了每个学生的简单情况后,又开始介绍一学期课程的具体安排、考核方式等等。

真正到拿出准备好的画材,给学生们讲解的时候,正好过去二十分钟。

选这门课的学生,多少都是对岩彩这门近几年才在国内重新兴起的绘画艺术感兴趣的,一看到她手中五颜六色的矿石,都变得格外专注。

就在这时,半掩的画室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将画室里学生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门框里,戴着藏青色棒球帽,一身白T的高大男孩逆光而立,夏日浓烈的阳光从他的背后照过来,带着一股股热浪,涌入画室中。

是陈驰。

他微微低着头,帽檐恰好遮住那双天生含情的深邃眼睛,只看得见他线条、棱角都恰到好处的下半张脸。

此刻站在门框里,他略薄的嘴唇微张,胸膛也有细小的起伏,显然呼吸有些急促,大概是一路奔跑过来的。

姜幸雨拿着矿石的动作顿了下,目光不自觉落在男孩垂在身侧的那只手上。

他的皮肤是偏白的底色,在夏日灿烂的阳光下,呈现出匀净而不失血色的少年质感,从胳膊到手背、指尖的线条走势,让姜幸雨莫名联想到雕像。

练习素描的石膏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理石雕像……

其实比起那些更符合西方古典艺术审美的雕像,陈驰的外形更具东方少年气一些,不缺乏力量感的同时,尚未展露出十分强健的美,但姜幸雨就是会将他和这些联系到一起。

这些都是她喜欢、欣赏的自然之美。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垂在身侧的一只手,就那样在她的目光中抬起,扶在帽檐上,调整了一个角度。

檐下被遮住的眼睛倏然露了出来,恰好对上姜幸雨的目光。

黑白分明的眼睛,含着湿意,明明没什么特别的情绪,可是,对视的时候,就是带着说不清的致命的吸引力,让姜幸雨的内心一阵颤意。

男孩扯了下嘴角,干净、温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清冷气质的少年嗓音传来。

“抱歉,姜老师,我来晚了。”

有那么一瞬间,姜幸雨屏住了呼吸。

没有麻痹神经的酒精,没有眼花缭乱的灯光,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悄悄起了反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